11月14日,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舉行禮匠商融合教育基地開街剪彩儀式,這標志著學校“新混改”育人模式成功落地,開啟了校企合作新篇章。
溫州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倪彤,溫州市人社局職建處處長吳松河,溫州市教育局職成教處副處長吳含荃以及全市各縣(市)部分兄弟學校校長和行業專家三十余人出席剪彩儀式。溫二職專黨總支書記、校長雷學遠對各位領導以及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一同見證這一學校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時刻。
雷學遠在致辭中表示:此次禮匠商融合教育基地的成功落地是溫二職專在產教融合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在學校“十四五”發展的重要節點上,溫二職專探索并創新確立了基于“新混改”機制下的中職產教融合新模式,通過突破壁壘、多方協同、聯動合力,建設“學為中心,一體多用”的產教集成實踐平臺,形成具有中職特色的產教融合模式,是溫州首創,更是全國少有,溫二職專必將以此為新起點,搶抓機遇,積極進取,向溫州示范、省內領先、全國有影響的現代化中職名校邁進!
中國人像攝影協會執行主席、溫州市為愛專一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信樂說,作為溫二職專的“老朋友”,為愛專一已經和學校合作12年之久,如今在雷學遠校長的帶領下,迎來了禮匠商融合教育基地的正式開街,這是溫二職專的驕傲,也是溫州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成果。今后,為愛專一必將與所有入駐企業一起探索創新、共謀發展,為打造“美在二職”這一金名片貢獻力量。
隨后,嘉賓們一同進行剪彩儀式。溫州市教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倪彤宣布: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禮匠商融合教育基地正式開街營業!隨著禮炮聲響起,此次開街儀式圓滿結束!最后,嘉賓們參觀了落成的融合基地,對學校引企入校、實戰化的教學方法給予高度贊賞。(王佩佩)
相關鏈接
一、 何為“新混改”
即將國有資產(場地)以虛擬租金形式租給企業,企業以教育服務項目形式支付租金,場所設備雙方共建共用。教育服務項目按照市場價格折算,通過招投標形成契約,再由校務監督委員會監督實施。這種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國有資產(學校)與非國有資產(企業)通過多種形式深度融合,教育項目貫穿育人全過程,全員全覆蓋,雙方法人依然獨立,市場化運作改變過去粗放型合作,使產教融合精細化、權利義務契約化,保證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同時,企業獲得經濟效益,學校獲得教育效益,從而使合作能夠長效進行。
二、“新混改”探索路徑
1. 優質企業引進
學校根據企業的綜合實力、管理機制、行業地位及對校企合作重視度等綜合因素,引進優質企業共謀合作。現通過招投標引進溫州為愛專一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溫州筱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浙江美仁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良絲名匠美發連鎖機構和溫州市新藝美業。
2.真實空間建設
現基地包含5家企業、1個社會服務中心、1個校園融媒體中心和1個創業孵化中心,總建筑面積800多平方米。5家企業獨立門店既是企業門店,又是學生實訓中心和教師實踐中心,內設有提供學生課程學習和交流活動的區域、對外承接和洽談業務的營業區域、對接真實項目的實踐區域和用以作品展覽及文化宣傳的展示區域,能夠讓師生在真實的場景中進行真實訓、真管理、真評價。
3.多元功能打造
平臺以學為中心,集多元功能為一體。集學生實訓、教師實踐、市場經營、社會服務、媒體宣傳、創新創業等功能。
三、“新混改”實踐成果
學校方面:深化產教融合內涵,打開專業共建新局面
一是解決了校企協同育人中企業動力不足、合作有效性不高等問題。二是促使企業實質性地參與到專業建設、人才培養、課程改革、師資培養中,提升專業建設質量,打開了專業共建的新局面。三是助推區域經濟建設,助力“活力溫臺”建立。
教師方面:促進科研能力提升,擴寬教師發展新渠道
在師資培養上,通過“引領+實踐+研修”三渠道,“文化+專業”“專業+專業”“專業群+專業群”多維度融合,打造一支“大師+名師”“學科骨干+技術能手”“教學新手+技能新手”多層次雙師雙能型師資隊伍,教師科研能力和專業技能顯著提升。
學生方面:提高學生培養質量,形成人才培養新模式
“新混合所有制”改革面向實踐,強化學生能力,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禮匠商”復合型人才。
影響輻射:發揮引領輻射作用,產生推廣建設新成果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產教融合平臺建設經驗,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輻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