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舟山航海學校深入推進“雙高”建設項目中期評價工作,全面梳理“雙高”中期建設成果,提質培優,不斷深化專業內涵建設。該校輪機教研團隊以“雙高”建設為契機,將“電動泵浦技術”實現職業教育“三位一體”。
一是融匯專利,為企業解難題。今年4月新職業教育法頒布以來,職業教育也迎來了新使命和新機遇,校企合作“開門辦學”更加富有生命力。該校輪機教研組團隊研發船用電動泵浦創新技術并申請專利,并將這項專利應用到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浙江舟山至控智能裝備技術有限公司,有效延長了企業設備安全運行周期,大大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學校為企業解難題,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訓科研工廠,校企雙方達到了新的雙贏平衡點,該項舉措是繼2020年校企雙向共建“企業導師訪問站”和“教師實踐流動站”后,發揮職業學校育人機制和企業用人機制耦合作用的又一舉措。
二是創新教具,為實訓疏難點。今年5月《船用電動泵浦綜合實訓裝置》和《綜合傳動機構實訓臺》兩個作品均榮獲舟山市中小學優秀自制教具征集活動一等獎,這是團隊教師對于日常教學心得反思的積累,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該裝置融匯了多門專業課程的相關難點,能夠有效夯實“崗課賽證”的融合提升。經過一學年的實訓教學現場應用,得到了同學們一致認可,現已選納作為航海類技能比賽的賽前訓練設備。
三是論文拓思,為教學創心得。今年9月《泵浦故障模擬示教臺的研發與教學應用》獲得市職業教育論文評比二等獎。此前,該校輪機團隊在理論創新階段撰寫的《基于故障模擬下電動泵演示臺的研制》、《一種船用電動泵保護裝置的研究》被國家級期刊收錄。至此,該團隊從專業理念的萌生到科技專利研制應用,整個過程歷時兩年。
隨著“雙高”建設的深入,職業教育新技術串起多領域“產、學、研、用”中堅力量,實現“教師、學生、企業”同頻共振發展目標將更加清晰。下一步,該校將強化教師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創新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讓職業教育在創新育人的道路上蓬勃發展。(舟山航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