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千萬大關,全國各地新冠疫情呈多點散發態勢,2022屆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復雜嚴峻。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2022屆畢業生達到了3449人,同比增長18.73%。為做好今年的就業工作,學校因時而動、因困而變、因策而進,進一步優化就業育人體系,整合校內外優勢資源,重點在“三招棋”上下功夫——下好先手、下穩本手、下出妙手,全方位做實做細畢業生就業工作。
以先手搶占就業先機
推行“2+1”培養模式,實習就業無縫對接。學校在2020年全面推行“2+1”培養模式,即在校學習兩年,在企業崗位實習一年。相比其他高校,這種培養模式能讓學生提前半年實習,提早落實就業崗位。同時,學校依據地方產業布局和特點,積極調整專業結構與方向,推進產教協同,政、校、企多方育人機制改革,引入企業參與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過程,為企業“量身定制”培養對口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匯總各地人才政策,嵌入就業指導課程。實時更新匯總各地人才政策,將相關內容納入學校就業課程,集體備課并制作統一授課PPT,讓學生切實了解各地人才政策。同時,成立“活力溫臺”就業服務宣講團,向全體學生宣講就業形勢、各地引才政策,并協助學生申請各類就業補貼,增強學生對母校的向心力和自身就業發展的信心。
把握升學時間節點,引導學生做好兩手準備。由于省內疫情多點散發,相比去年,浙江省專升本考試延遲了一個多月,間接導致未過線學生的就業關口后移,錯過最佳就業時機。為了讓學生提早落實就業崗位,畢業班輔導員、班主任、實習指導老師等對每一位專升本學生的情況進行研判,并在考試前后“一對一”引導學生做好兩手準備,盡早實現就業。
以本手夯實就業基礎
落實“一把手”工程,壓實五級聯動責任制。成立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工作領導小組,不斷強化校、院聯動服務畢業生就業工作體系,實行校領導、職能部門、學院班子、畢業年級輔導員和班主任五級聯動,構建學校統一領導、部門協同配合、院系主抓落實、全校全員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一方面,扎實開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校黨委書記楊作軍及校黨委副書記、校長王佑鎂帶頭走訪行業協會、企業園、地方龍頭企業等,累計接洽114家企業,開拓2151個崗位。同時,各二級學院通過“走出去”調研、“請進來”座談、招聘會約見等多種方式,與就業單位建立合作渠道。另一面,嚴格執行就業“日進展、周監測、月獎勵、季交流、年表彰”制度,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討解決存在的問題,提升就業工作實效。同時,突出典型示范引領,建立“四掛鉤”“三獎勵”機制。突出結果導向和過程考核,將就業工作與二級學院班子考核、輔導員考核、辦公經費、學科專業結構調整掛鉤,推行就業工作三個專項獎勵制度。
(召開2022年學校就業創業工作推進會)
(訪企拓崗專項行動)
化整為零防疫情,線上線下招聘解難題。“疫情期間,學生不能夠到外面找工作,找實習單位,“校政企”聯合舉辦招聘會,對學生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6月14日,校黨委委員、副校長賀文華在校園的永嘉專場招聘會上有感而發。在上半年的實習就業服務季系列活動里,每周都會舉辦若干場“小而精”的招聘會,如地方專場招聘會、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溫州市現代集團專場招聘會等。同時,通過信息化賦能,發揮“互聯網+就業”一站式網絡優勢,做到精準服務。引入才立方智慧就業系統,開發就業信息精準推送功能,并通過平臺數據掌握學生參與招聘會的活躍度;借助省就業系統,掌握網簽進程,了解用人單位和學生簽約度;參與省調工作,了解學校畢業生職業發展狀況與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為專業群設置與建設提供參考依據;利用好教育部“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浙江省大學生網上就業市場、溫州市人才網、校就業網等線上平臺,舉辦多形式的線上招聘活動,自“實習就業服務季”活動開展以來,已舉辦線上招聘會29場,參會單位300余家,提供實習就業崗位6400余個。
(2022年在溫高校畢業生招聘巡回面談會暨臺企專場招聘會 )
(永嘉專場招聘會暨溫州市現代集團實踐崗位對接會)
用好一支隊伍,開展“一對一”談心。從校內的就業指導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論文指導老師等隊伍中抽調精干力量,通過網絡視頻、線上主題班會、線上講座等方式,向畢業生詳細講解各地的就業政策,幫助畢業生深度了解各地人才政策;各二級學院開展“就業最后一公里”主題活動,組織輔導員、班主任與畢業生進行“一對一”談心,深入了解學生的就業意愿,鼓勵學生積極就業,以加強就業關懷。
以妙手創新就業機制
開設優秀校友講堂,創立“家長課堂”。“同學們,我們在大學期間要好好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職場無小事,細節決定成敗,每一件可大可小的事件的發生,都是由各個微不足道的環節促發而成。我將從在校經歷、創業過程、創業收獲和大家分享我的創業故事。”學校管理學院特邀優秀校友、平陽縣鴻洋科技漁具有限公司法人林道東來校友講堂作創業經驗分享。此外,針對學弟學妹們的創業問題,他也進行了耐心解答,并鼓勵學弟學妹們勇于嘗試、抓住機遇、積極進取、不斷學習。
在實習就業服務季期間,學校及二級學院已累計邀請16位優秀校友分享職場經驗或創業經歷,進一步發揮好朋輩典型引領機制,幫助畢業生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同時,學校還主動加強與畢業生家長的協同聯動,開辦“家長課堂”,面向家長講解就業形勢、政策等,促進家校聯系,共助學生就業。此外,學校還組織開展求職履職法律知識普及講座,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
(優秀校友講壇)
(普及求職、履職法律知識 )
共建高校人才工作聯絡站,開展東方學子企業行。學校立足溫州經濟和產業發展,以溫州市“510+行動計劃”為契機,與各縣市區鄉鎮(街道)人社部門、行業、商會共建人才工作聯絡站,強化多方聯動,定期舉辦人才工作交流會、縣市區專場招聘會,并將各地的人才政策納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授課計劃,創新課堂模式,邀請各地人社局領導進課堂,進行“政校”聯合授課,促進畢業生留溫服務工作。同時,為了有效對接企業,搭建學生了解溫州企業的平臺,學校及各二級學院組織學生開展“東方學子企業行”活動,送生入企,實現線下的人職精準對接。
(東方學子企業行)
立足地方產業需求,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浙南產業集聚區和浙江裕泰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三方發揮學校、政府和企業的主體作用,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以推進產業發展升級為目標,經浙江省發改委的批準,合作共建了溫州唯一一家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同時,學校新建的金竹校區與周邊養老院、醫院相呼應,充分發揮集聚效應,為附近醫院、養老機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而學校的研究成果可應用于基地內醫療、養老、康復等實踐領域,實現產學之間的深度融合,形成以人才為支撐、以康養為核心、以醫療為保障的互動格局,實現醫療、養老、教育三大產業的優勢互補和協同發展,打造國內一流的醫養教三結合示范基地。
(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