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22年杭州市教科研學術節暨長三角職業教育教師發展論壇活動在杭州開幕。本次教研活動以“星河燦爛:面向未來的教學團隊”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方式,齊聚省內外專家學者及杭州、寧波、衢州等地職教同仁,共同研討職教師資團隊培養和教師教研模式創新,促進教師隊伍的均衡發展。會上啟動以“四合四研”為特征的“星河”方案,以推動杭州職教教研模式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本次活動由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長三角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杭州市余杭區教育局承辦,杭州市閑林職業高級中學協辦。
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發展高質量職業教育需夯實職教師資隊伍,而打造高質量的教師隊伍需要健全教研機制。”華東師范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徐國慶認為,在新職業教育法施行的新歷史時期,職業教育更需加強教學團隊的建設,推動跨區域教師協同發展的“星河”方案正當其時,他建議未來活動要聚焦教研中的關鍵性問題,深化主題研討,不斷積累成果。
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程江平充分肯定了“星河”方案的價值與意義,“杭州中職的創新性實踐經驗和變革,是面向未來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之源’,更是區域推動教師探尋教改之路的‘行動之鑰’。‘星河’方案搭建的平臺將是推進教師共同發展,促進區域教育平衡發展的抓手。”
與會專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教育局教育創新和技能發展部門負責人汪利兵、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教所政策研究室主任王琴分別從建立教研共同體和“雙師型”教師勝任力等方面作了主旨報告,為中職教師教學團隊發展和建設提供了多元視角,并對未來的教研內容和方式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議。
會上,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洪彬彬表示,“星河”方案將創新機制,研供需清單,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供需鏈合;研團隊,組建協作聯盟式教研團隊,實現區域內外的師資聚合;研教學,以“杭派教法”品牌教研助推多樣態教學方法創新,實現理念融合;研技術,通過新技術實現跨時空的數智化協同教研模式,實現技術融合。通過“四合四研”,為教師發展搭建平臺,提升區域教師團隊能力,促進區域教師均衡化發展,讓每一位老師都能“亮起來”,匯集成燦爛星河。
活動現場 主辦方供圖
“星河”故事環節講述了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環境監測技術專業“鴻之羽”團隊、寧波增材制造教學團隊、衢州市“信安匠人”數控專業教學創新團隊、杭派語文“北斗聯盟”等草根教師教學團隊的課堂變革故事,展示了多地優秀教研團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隨后,“北斗聯盟”和應旭萍名師工作室的老師們,就語文和電子商務兩個專業課堂分別與專家展開深入對話。
杭州中職教育的教科研一直在創新中積極探索。杭州曾梳理出28個各具特色的草根教學法,形成別具一格的“杭派教法”區域教改品牌。當下杭州中職通過區域教科研共同體引領,已建設了一批杭派教法基地學校,涌現了眾多體現區域特色的教師教學團隊。(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