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峻的疫情形勢之下,根據(jù)省、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令和海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有關部署,海寧市中小學、幼兒園從4月3日起開始停課。
為減小突發(fā)停課對教學活動造成的影響,根據(jù)海寧市教育局相關文件精神,海寧技師學院第一時間在院長陳海鋒的領導下,成立以教學副院長王立群為組長的線上教學工作小組,下設教學組織與協(xié)調組、技術保障組、學生工作組、教學質量監(jiān)控組4個專項工作組。以“學院實施為主與平臺支撐為輔相結合、教師線上授課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由教務處協(xié)同各專業(yè)系部,在全體教師眾志成誠下,用海技速度完成課表編制、教材分發(fā)、計劃制訂、備課先行……利用釘釘在線課堂,于4月6日開始,全面實施線上教育教學,力爭全體學生“安全有保障、身心共發(fā)展、知識熟掌握、技能仿真練”,同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力、自我管控力,確保本學期各項教學目標如期實現(xiàn)。
海技教師克服萬難齊上陣
盡管教師們對線上教學早有經(jīng)驗,但由于疫情突襲,線上教學還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難:上課時間正好與各街道組織的核酸檢測安排沖突;趕巧碰上教師因疫情防控需要被轉運隔離;部分教師隔離點沒有網(wǎng)絡;大部分教師手頭沒有教材……教師們憑著強烈的責任擔當,硬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沒有電腦,用手機;沒有網(wǎng)絡,開流量;沒有教材,同事送;課務沖突,靈活調……上課時間認真做好線上教學主播,空余時間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任教體育的徐海老師由于身體原因需在醫(yī)院連掛6天鹽水,但他仍心系任教的7個班級。左手掛著點滴,右手為學生們打開直播,醫(yī)院沒有wifi,他便用自己的手機開熱點,認真為宅家學生講述體育理論知識和在家鍛煉注意事項。徐老師說,“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根本,希望孩子們宅家也牢記體育鍛煉。”
還有許多身在隔離點的教師,他們雖離開熟悉的教室和講臺,但心中最記掛的還是那幾個可愛的學生,遠行的行李箱中最多的還是網(wǎng)課必備用具,在隔離點續(xù)寫著教書育人的華美篇章。
學生在家感受多樣網(wǎng)課
學生也聽得格外入神,仔細記筆記,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每個作業(yè),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著種種困難:
21芯片(1)班的任課教師陸老師一早收到該班王羲貞同學的一條留言:老師,我被隔離了,沒有帶本子和筆,我請他們幫我去買了,但是要下午才能送達,我的作業(yè)要晚點才能交給你。
家住許村的19室內設計高級(2)班張蜀玉同學,在今年3月剛經(jīng)歷一次集中隔離。當她滿心歡喜以為可以返校的時候,新一輪疫情又開始了。她跟班主任葛慧老師說,“就差三天,我就可以回學校了,甚至我都已經(jīng)想好回校后第一頓吃什么了,晚上做夢都夢到在上學。但因為我的家人是密接,已經(jīng)被集中隔離,家中只剩下了我,吃飯只能靠自己解決。”即便如此,每天網(wǎng)課開始前,她都能早早做好準備,努力聽課、按時完成作業(yè),需要去核酸的時候也會及時補課。
因為家所在的小區(qū)出現(xiàn)了確診病例,4日下午,18室內設計(2)班的姜彩鳳同學和父母一起登上了轉運的大巴。四個小時后,他們來到了位于紹興的臨時隔離點。一家人雖然在一起,卻住進了不同的房間,開啟了14天的集中隔離。隔離點的條件遠不如家里,但絲毫沒有阻擋她學習的熱情。課上積極與老師互動,課后認真和同學們溝通學習任務,依靠自己現(xiàn)有的條件,協(xié)助組內同學做好相關作業(yè)。姜彩鳳說,“如果在家上網(wǎng)課可能還會被其他的事情打擾,現(xiàn)在三餐有人送,也不用做家務,學習起來可以更加專心,大家配合默契,我們小組的畢設進展很快……”
雖然疫情使老師與學生暫別熟悉的教學陣地,但是學習不止步、成長不延期,情感不缺席!面對困難與挑戰(zhàn),海技師生戮力同心,一起堅持、堅守、堅信:最美是濃煙、看不夠的是人間,如期而至的必定是海寧的春天!(高慧明 顧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