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高考”制度從無到有,來之不易。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隨后,有關省份重點探索了“知識+技能”的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對“職教高考”進行試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經驗。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明確提出,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提高生源質量,為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多種入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從2013年啟動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到2022年完善“職教高考”頂層設計,“職教高考”制度可謂“十年磨一劍”。
完善“職教高考”制度,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暢通學生升學通道的基礎性工程。作為一種“類型教育”,職業教育不僅有其自身的特點、特性和特質,還有著自身的目標、任務和使命。因此,與這兩種不同教育類型相適配的應該有不同的培養方式、培養路徑以及學業升學通道。然而,由于“職教高考”制度長期缺位,普通高考用單一的考試制度甄別選拔人才,使得中等職業教育及高等職業教育成了“剩下來的那部分人”的教育。在這種狀況下,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就成為職教領域的“自說自話”,職校生的升學通道不僅沒有真正貫通,而且被逐漸邊緣化。眾所周知,考試招生是教育發展的“牛鼻子”?!奥毥谈呖肌敝贫鹊慕⑴c完善,有利于從根本上確立優化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暢通學生從中職到高職再到職業本科的升學通道,從而促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促進職業教育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功能的充分發揮。
完善“職教高考”制度,是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引擎?!奥毥?0條”是今后一個時期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線路圖”“施工圖”。這一綱領性文件啟動了一批改革試點,推出了一批促進職教發展的改革項目,如“1+X證書試點”“啟動國家資歷框架”“啟動本科職教試點”“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職業院校畢業生若干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等。這些改革項目雖然各有側重,但相互之間的密切關聯、互為支撐、互為因果等是顯而易見的。筆者認為,“職教高考”是在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源頭處糾偏、起點上發力,對推動其他各項改革舉措落地實施具有重要的引擎作用。與此同時,在職業教育內部,“職教高考”制度的建立也會起到“牽一發動全身”的引領作用。
完善“職教高考”制度,是緩解中考分流“教育焦慮”,推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隨著高等教育由“大眾化”向“普及化”的過渡,新增就業人員受教育年限不斷延長、學歷水平不斷上移,中職教育陷入了發展受困、舉步維艱的尷尬境地。中職的“存”與“廢”,不僅關系到構建現代職教體系的大局,而且事關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全局,必須謹慎對待,科學決策。筆者以為,我們應該形成以下共識:其一,中職教育不是“要不要辦”而是“如何辦”的問題。隨著時代發展,中職的就業導向功能應該作出及時調整,轉向就業與升學并重。確立中職的基礎地位,一方面可以滿足部分學生的就業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滿足部分學生繼續升學的需要。這既兼顧到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也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高質量、高層次教育的需求。其二,通過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中職可以為高職及職業本科提供文化素質良好、職業技能有基礎的生源,此舉不僅有利于高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凸顯職業教育類型特色,也有利于進一步完善橫向融通、縱向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促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協調健康發展。
當然,要辦好“職教高考”這件大事,還有許多現實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如何厘清“職教高考”與高職擴招的不同意蘊?如何進一步優化“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結構比例和組織方式?如何加快發展職業本科的步伐,增加職業本科供給,有效增強“職教高考”的吸引力和含金量?如何在總結各省經驗的基礎上,構建既能體現國家標準又能落實省級推進的有效模式?因此,筆者認為,完善“職教高考”制度需要堅持問題導向,持續不斷進行制度創新,實現“職教高考”與普通高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好愿景。
(作者劉景忠 系原江蘇省徐州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