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凡 通訊員陳海芳、任典躍報道 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專業建設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的核心地位越來越得到顯現。加強專業建設,已經成為當前職業院校抓內涵、抓質量,上臺階、上水平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近日,為了更好地進行專業建設,寧波海洋職業技術學校分別成立了海運、烹飪、旅游、形象、財會和電商6個專業調研小組,通力合作舉行了一場專業大調研活動,以此為契機,把各專業建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需求擺上臺面,找準痛點、克服難點、形成支點,撬動職業教育走深做實。
走進課堂:
專業建設要聆聽師生的聲音
專業大調研期間,6個調研小組深入專業課堂開展隨堂聽課,并在此基礎上組織師生座談會,聆聽師生在專業建設上的第一感受。
“文化課、專業理論課、專業實操課、藝術課、團建課、心理課等課程中,你最喜歡的課程是什么?”這是專業調查問卷中的其中一個問題。根據參與問卷的601個學生反饋,占比最高的是專業實訓課,喜歡的學生達到38.44%,相當于喜歡專業理論課學生比例9.48%的近4倍。這個數據真實反映了職業院校學生對學習實操技能的渴望,對接下來的專業建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以德育思想為優先,以文化素養為基礎,以專業技能為核心,以創新能力為發展,其中,專業技能是職業教育真正的核心。”調研組副組長、教學副校長任典躍老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職業教育要培養技能型人才,就要合理設置文化課程、德育課程、專業課程、技能課程,進一步推進理論和實操一體化課程的開設和管理。經過本次調研發現,“實訓車間的硬件條件和實訓師資不足”成為扼制學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最大瓶頸,“因此,接下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升學校的實訓條件,為專業建設和發展奠定基礎。”
走進企業:
專業建設要契合崗位的需求
了解師生感受后,各調研小組又來到象山國際大酒店、石浦半島酒店、羅亞帝時尚造型等專業對口企業進行走訪,了解企業對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以便更好地在相應專業建設中接上地氣,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羅亞帝時尚造型企業針對學校調研進行反饋時表示,當下企業需要融合時尚審美能力和精湛技術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這樣的需求有利于學校在接下來的形象專業建設上走出一條更復合、全面的路徑。”專業老師說。
“調研走進企業的目的,就是要充分了解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讓職業教育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調研小組組長、學校校長潘永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學校地處四大‘國家中心漁港’之一的石浦港,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作為寧波市內唯一一所‘海’字頭專業鮮明的中等職業學校,接下來我們將充分利用好先天優勢,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對學校專業建設進行合理調整。”他介紹,學校計劃從2022年開始增設港口機械操作與維護等專業(高級工班),做強船舶駕駛、輪機管理、船舶檢測等特色專業。
梳理總結:
肯定經驗,攻克難題
為期一季度的專業大調研,把學校專業建設的家底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大家面前,師生的呼聲、企業的需求言猶在耳,時刻為學校發展敲響警鐘。
各調研小組在梳理總結調研成果的過程中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40條經驗和20個問題:師徒結對形成良性互動、跨專業學習增加教學厚度等經驗值得肯定;助推教師發展力度不夠、專業發展與企業有些脫節等問題亟待進一步解決……
“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需要學校在專業大調研的基礎上錨定目標再出發。”據了解,接下來,該校將通過進一步推動校企共建校內公共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以及產學研服務中心來進行專業建設;同時引進優秀企業共建“校中廠”,在校內促進技能大師、企業導師、勞模工匠等大師工作室建設,樹立專業旗幟和技能標桿;對直接就業的三年制專業(烹飪專業)和五年制專業(烹飪專業、港口機械操作與維護專業),將通過訂單班、冠名班進行培養,提高育人與用人的融合度,在培養中貫穿“低段進企參觀、中段入室見習、高段進崗實習”的全過程,提高技能學習和崗位需求的銜接度。
“專業調研不是走流程,專業建設也非一朝一夕,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將調研做深做實,不斷挖掘亮點、發現問題,既要在經驗總結中成長,也要在問題解決中壯大,找準了支點,小專業也可以迎來大發展。”潘永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