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高位水平,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穩定在90%左右,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穩定在95%左右。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依然達到84.23%;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升學比例提高,占比超過五成,主要升入高等職業學校。
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的情況下,職校生就業卻接連保持較好態勢,這為我們提出了一個深刻反思,如何用好職校生高質量就業這根指揮棒,實現多元化就業,引導各類人才茁壯成長,顯然需要各地及相關部門主動作為。
在專業設置上主動作為。無論對于廣大家長,還是對于職校生而言,最關心的就是就業問題,不僅要實現高效就業,而且還要實現高質量就業,要讓職校生能夠有一個用武之地。從近年來職校生的就業情況看,之所以能夠實現高質量就業,關鍵就在于專業設置上更加注重企業的發展實際,更加注重社會需求。改變了過去那種一成不變的專業設置,而是結合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趨勢,前瞻性地設置職校專業,不僅贏得了廣大職校學生的青睞,而且也贏得了企業和社會的肯定。不斷增強適應性,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職業教育迸發出更強勁的生機活力。無論是對于教育部門,還是對于職業學校來說,要及時根據產業發展需要,更新升級一批現有專業、增設和適度超前規劃一批新專業、淘汰一批落后專業、科學設置職教本科專業,校準專業與產業發展的對接度,才能實現多方共贏,才能促進中國職業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為“中國制造”和“中國智造”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能人才。
在技能認證上主動作為。要更好推動職校生實現高質量就業,關鍵要激活職校生的內生動力,要讓職校生與高校大學生一樣能夠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機會和待遇。打破這個癥結的關鍵,就在于國家層面推出的1+X證書制度。在獲得學歷證書基礎上,同時獲得若干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是畢業生職業技能水平的重要憑證。目前,教育部分4批遴選發布了300個培訓評價組織的447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證書累計獲得超過1萬家企業的認可,持證畢業生就業優勢逐步顯現。這是一個可喜變化,也是一個大膽創新。通過這個技能等級證書,讓市場和社會對職校生有了全新的認知,讓職校生有了進入企業和市場的“準入證”,無疑會引導更多的職校生更加注重技能水平的提升。
在成長通道上主動作為。在大多數人眼里,對職校生的認識還存在各種誤區。一方面是因為一些地方的職業學校管理不到位,導致學生難以學到實際技能,自然在就業上就難盡人意。一方面則與職校生的成長通道有關,長期以來,中國的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基本上屬于兩條平行線。如何打破這種現狀,就是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打破職校生成長的“天花板”,打通人才成長的“立交橋”,讓職校生也能夠享受到高等教育。2019年以來,教育部批準設置了32所職業本科學校,打破了職業教育止步于專科層次的“天花板”,同時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普通教育也實現了有機銜接、協調發展。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構建成形,這就為我國的職業教育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張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