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的教師陳麗敏走進寧波市鄞州區宋詔橋初級中學,給該校的初一、初二學生上了一節別開生面的韓語社團課。當紫菜、辣白菜等充滿生活氣息的食材出現在課堂上時,學生們都活躍了起來。“邊做紫菜包飯,邊學韓語,這種輕松、快樂的課堂我非常喜歡。”學生杜詩妍告訴記者,目前她已經學會了基本的交際用語。
為了上好這堂社團課,陳麗敏做了充足的準備。“授課的難度要低一些,還得用適合初中生的語言與他們對話,課程也要吸引學生興趣,同時給他們普及一些不同的語言文化。”為此,在備課時,陳麗敏特別留意了這些注意事項,安排了70%的時間進行發音教學和30%的時間進行綜合體驗,希望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生們的視野,激發他們的職業理想。
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副校長沈潔波表示,讓中職學校的教師進中小學上社團課,是開展中小學生職業啟蒙教育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進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滲透融通,也能在中小學生心中埋下了一顆職業理想的種子。
為此,從今年上半年開始,該校就著手策劃、準備社團課送教事宜,并積極鼓勵專業課教師根據個人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報名參與,最終篩選出7門課程,涉及電腦信息技術、韓語、禮儀、視頻剪輯、安全急救等。為方便學生選課,7門課程都有計劃表和課程介紹。“教師們不但要把課上好,還要上巧。我們在前期課程的設置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每門課兼具實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力求在贏得學生喜愛的同時,又起到興趣培養、職業規劃引導等積極作用。”沈潔波說。
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旅游專業教師沈佳紅對現代禮儀深有研究。社團課中,她執教“禮行天下”,主講社交禮儀及儀容儀表管理。她說,生活中常見的“熊孩子”,其實就是欠缺禮儀素養的表現,“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很有必要學習禮儀規范,比如如何與同學相處等。這不僅是一種行為引導,還能提前給學生樹立社會禮儀的觀念”。
學生徐應兒酷愛學習各國語言,但因為受到條件限制,以前只能靠自學。這學期,一聽到韓語社團課開班,她立馬報了名。“我想以后當翻譯。現在能聆聽專業老師授課真是難能可貴,我一定好好把握這個機會,把這門語言學好。”徐應兒說。
據了解,接下來,寧波東錢湖旅游學校還將根據實際需求,進一步更新課程設置,拓寬送教范圍,豐富授課形式,探索評價機制,為更多的中小學生開啟職業啟蒙教育,培養他們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本報通訊員 吳 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