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直播間的家人們大家好!好久不見啊,今天小孫給大家帶來的是一款我們龍門著名的特產—油面筋!大家看……”日前,在杭州市富陽區職業教育中心的旅游專業課上,2018級學生孫嘉韋正對著手機屏幕流利地介紹著富陽的特色美食。在課堂上直播帶貨,是她此前從未有過的學習體驗。
新學期以來,這樣的上課模式在富陽職教中心已是常態。得益于富陽區推動數字賦能的行動引領,學校也邁入了數字化發展快車道:“數智校園”端口、VR實訓、云直播……豐富的數字智能進入校園,創造出實實在在的新氣象。“幾年前,學校的課堂教學與日常辦公管理都運用傳統的‘紙質’模式,數字化建設單一,缺乏統一的架構與規劃。今年下半年開始,學校大力推進了數字化改革。”富陽職教中心副校長陳建榮說。
“現在我們各個專業基本上都在構建數字化實訓模式。比如在酒店管理‘智慧教室’,企業師傅通過觀看校內實訓視頻即可完成在線答疑、示范;服裝專業的學生可以穿上設計的服裝在直播平臺中講述自己的設計理念;計算機實操軟件還能實現系統自動評分和大數據分析,篩選學生錯誤率較高的問題。”學校科研處主任張鳳鳳介紹,數字化推進以來,除了選課,學校還將新媒體、VR技術、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融入專業技能教學。“數字+”課程體系也實現了零距離對接產業升級,幫助學生提前適應工作崗位需求,了解專業發展。
運用數字技術的思路也被用在了校園管理上。學校以“校園智慧大腦”為核心,利用“數智校園”“數智云桌面”“數智教學軟件”三大平臺,統一管理師資、教學資源,采集和分析學生學習數據,助力精準教學。學校還創建了“學生自我管理模式”“私人定制教學模式”“交互式實訓模式”“混合式教研模式”“一鍵管理模式”五大創新模式,形成一套高效協同辦公、校企雙線共育、助力學生成長的全方位數字化校園管理流程。目前,學校已有460個辦公接入點實現桌面云管理,300多名教師可以多點移動辦公,實現了3700多名在校生就餐就寢、選課實習等數據的有效記錄。
“我們希望加快建設以大數據為支撐的教育教學集成管理平臺,提高學校效能和管理水平,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和數字技能。”陳建榮看到,“數智校園”端口已慢慢滲透進校園管理的全過程,學校師生的日常考勤、申報記錄等都可以一鍵獲取;學生一卡通的功能也在逐步增加,通過內部新增的數字檔案,學生可以查看自己的生活記錄、違紀扣分等情況,實現自主管理。
跟隨數字化的腳步,現在富陽職教中心又有了新想法:開發“課堂大腦”程序,對學生作業、教師教學的效果進行分析。“這個想法源于之前的一個關于數字技能培育的課題。雖然比較難,但它是我們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校長孫良杰表示,學校將積極探索以大數據為支撐的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 江 晨 通訊員 王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