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省教育廳召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研究部署2021年教育工作。省教育廳黨委書記、廳長陳根芳在會上強調,全省教育系統要深入實施教育現代化和高等教育強省戰略,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積極創建社會主義教育現代化先行省和示范區。省教育廳黨委副書記干武東主持會議。
會議總結回顧了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去年,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在廣大干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實現了疫情防控與復學復課“兩戰贏”,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機制日益健全,教育現代化戰略取得重要成果,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快速提升,教師隊伍建設展現新面貌,“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全面完成,全省主要教育指標已達到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區域教育競爭力躍升到一個新的臺階。
會議指出,“十三五”以來的浙江教育改革發展歷程證明,辦好教育事業必須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必須堅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必須緊緊團結和依靠廣大教師、必須廣泛匯聚教育發展的各方力量。當前,面對“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我省教育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環節,必須系統觀念、系統方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重點推動五育融合、學段融通、產教融合、普職融通、科教融合、育訓融通、干群融合、家校融通、全域融合、內外融通等“十個融”,奮力開創浙江教育現代化的新局面。
會議部署了2021年全省教育系統的重點工作任務。一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方針,加強思想建設、理論建設,完善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工作機制,實施高校“抓院促系、整校建強”黨建鑄魂深化年活動,全面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把校外教育培訓納入黨管教育的范疇,推動教育系統全面提升黨的建設質量。二是圍繞立德樹人深化教育評價改革。全面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研究完善立德樹人的體制機制,推進大中小幼思政課課程教材一體化建設,擴大“三全育人”試點覆蓋面,全面開展“四史”教育,深化思政理論課改革創新,拓展“課程思政”的有效途徑,增強思政教育實效。三是全面促進基礎教育優質均衡。實施基礎教育“強基工程”、全省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第四輪發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指導各地積極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深化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繼續實施初中學校培優創建和補短提升行動,推動普通高中學校分類辦學改革試點,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途徑。四是加大力度實施高等教育強省戰略。重點建設一批省登峰學科、省優勢特色學科、省一流學科;鼓勵高校推進學科交叉融合,支持高校加大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力度;推進高校“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引導和促進“雙一流”高校、重點建設高校、應用型高校因校制宜培養各類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快高層次緊缺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同時嚴格學業標準,對不合格的研究生建立完善分流或退出機制。引育并舉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擴大高層次人才培養規模、擴大我省學生入讀一流學科和專業的機會。五是促進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雙輪驅動一體發展。籌備召開全省職業教育大會,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三年行動計劃,加快部省共建溫臺職業教育高地,實施省級“雙高”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深化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試點,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積極探索在“雙高”院校重點專業試點舉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完善學歷教育與社會培訓并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發展面向社會的職業培訓。六是建設堪當教書育人使命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把好教師培養“入口關”,師范類院校和專業要提高培養卓越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制度,啟動“浙派教育家培養工程”,實施“初中校長素質提升計劃”,打造一批名師名校長;深化中小學教師管理制度綜合改革,精減教師非教學負擔,探索建立教師行為負面清單和違規行為通報制度,試行教師退出機制;高校要加大力度引育高層次人才隊伍,注重培養本土人才,暢通校企人員雙向流動通道。七是不斷深化擴大教育對外開放與合作。加強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加快籌建中法航空大學,深化德國企業與院校在華舉辦職業教育試點;打造“留學浙江”品牌,繼續推動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舉辦“絲路學院”;探索建立浙港職業教育聯盟,促進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八是加快推進教育數字化改革。深化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優化對學生學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的發展性評價,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互聯、共享;深化教育公共服務領域的數字化改革,推動實施“教育魔方”建設工程,鼓勵各地各學校建設“教育大腦”和“學校大腦”,推動教育治理和教學服務的智慧化。
會議提出,2021年要繼續為群眾辦好一批實事:一是新建農村普惠性幼兒園100所,新建中小學校100所;二是助力鄉村教育振興,新增融合型或共建型城鄉義務教育共同體學校1500所,開展600場“百人千場”送教下鄉活動;三是實施初中補短提升行動,對不少于500所區域內相對薄弱初中實施“一校一案”補短提升,完成600名初中校長省級培訓;四是建設浙江省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實現全省中小學校共享;五是實施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建設之江匯教育廣場2.0版,推出1000門覆蓋全學段的在線同步課程,建成1000家“數字家長學校”,培育20個高校名師網絡工作室,打造10個省級高校大數據思政平臺;六是全面推進高校亞運會場館建設,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七是實施中小學校護眼燈光改造工程,改造1萬間以上教室照明燈光;八是啟動省盲人學校改(擴)建工程;九是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建設100個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暨學工學農基地;十是實施老年大學(學堂)提質工程,建設10所示范型老年大學、30所示范型老年學堂,培育“在浙學”市民終身學習體驗基地70家。
會議強調,教育系統要更加自覺主動地加強干部隊伍的本領和作風建設,突出“講政治謀大局、善學習拓視野、抓落實促發展、干實事求實效”,以“改革突破爭先、服務提質爭先、風險防控爭先”的精神狀態,不斷提升領導和推動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治理能力、治理水平。
會議表彰了一批先進集體,湖州市、衢州市、紹興市、杭州市、溫州市5個設區市教育局和20個縣(市、區)教育局獲評2020年度教育工作業績考核優秀單位,金華市、麗水市、玉環市教育局獲評單項獎。會上,溫州市、金華市、平湖市、玉環市、浙江工業大學、浙江樹人學院、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等7家單位作大會交流發言。
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省教育廳領導班子成員,各設區市教育局主要負責人,在杭省屬高校負責人,廳機關和直屬單位相關人員在主會場參加會議,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和省政協、省紀委省監委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應邀列席會議;各市、縣(市、區)教育局和高校領導班子成員,內設處(科)室負責人,中小學和二級學院負責人代表在分會場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