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立足當地,有效服務區域和產業發展,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終立足寧波,立足北侖港,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近日,2020年度寧波市高校辦學績效校長報告會舉行,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匯報該校“十三五”建設及2020年辦學績效,當天共有7位寧波高校校長上臺作報告。
創新高校管理方法,激發高校辦學活力
寧波自2016年開始探索實施高校辦學績效評價工作。辦學績效評價以戰略為導向,促進學校把分散的行動、舉措聚焦到戰略,進一步明確了目標定位;以績效為驅動,促進高校把績效理念深入到學校辦學的各個方面,指導高校運用績效精神開展辦學。
2019年,寧波市委市政府制發《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 推進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建立健全基于戰略管理的高校辦學績效評價體系,逐步構建以績效為導向的資源配置機制”,為高校辦學績效評價工作指明了方向。當年,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等5所高校也納入市高校辦學績效評價。由此,參評高校由之前的9所擴充至14所,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2020年,寧波市教育局、寧波市財政局對《寧波市高校辦學績效評價辦法(試行)》進行了修訂,進一步完善了績效評價工作流程,優化了辦學績效指標。
“今年上臺報告的高校不僅展示了詳實的數據,更用生動的案例分析了成績背后的關鍵舉措,值得一提的是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入選國家‘雙高計劃’,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六所高職高專院校入選浙江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群)建設名單,我市高職高專院校全部入選‘雙高’建設行列,成績顯著。”寧波市教育局一級調研員胡赤弟說,經過五年實踐,高校辦學績效評價進一步落實了高校的辦學自主權,調動了高校發展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實施“一校一策”評價,強化高校辦學特色
寧波現有研究型大學、應用型大學、高職高專、中外合作大學以及開放大學等多種類型高校,考慮到高校類型多樣和不同高校不同績效定位的情況,寧波實施“一校一策”。在工作推進過程中,采用循證評價方法,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估相結合的原則,對績效點進行評價,指導高校特色發展。
“近年來,我校以爭創單項冠軍為抓手,實現了學校辦學績效整體提升。”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校長介紹,2020年該校獲評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新增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達到6門,新增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3門,達到17門。
辦學績效評價工作是一個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一項工程。目前,寧波市教育局已逐步建立起一個由辦學能力、辦學影響力、關鍵舉措、組織變革4個一級指標、11個二級指標,以及各校根據自身定位確定的二級指標績效點構成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以績效評價為導向,促進高校“內涵式”發展
“高校辦學績效評價是寧波市教育局推出的一項促進高校健康發展的創新性舉措,在評價工作的指引下,學校治理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現代大學治理體系全面形成,辦學影響力不斷提升。”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長說。
近年來,寧波市教育局深化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高水平大學建設推進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通過高校辦學績效評價工作,對高校重點工作進行連續跟蹤評價,使各高校更加重視貫徹規劃引領,注重內涵提升,高水平大學建設成效顯著。2017年,寧波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9年,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入選國家“雙高計劃”;2020年,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等六所高職高專院校入選浙江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群)建設名單;寧波工程學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浙江萬里學院等應用型本科高校已作為浙江省碩士學位授予推薦單位由省教育廳推薦至教育部。
產教融合進一步深化。目前,寧波市已有5個高校協同創新中心被列入教育部“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中的協同創新中心項目,有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5個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專業建設成效顯著。2018年以來實施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專業提升計劃,投入1.87億建設57個市級重點學科、86個重點專業。2020年1月,寧波高校73個專業入選教育部“雙萬計劃”,2個專業群入選國家高職高水平專業群;有效服務區域和產業發展。寧波16所高校,在11個區(縣)市和3個功能區建有28個校區,實現了縣區辦學全覆蓋。
今后,寧波將探索建立績效評價結果運用于有關經費和資源配置的相關機制,指導高校事業發展,增強寧波高等教育發展新動能。同時,在績效評價結果公布后,寧波市教育局將組織評審專家進校反饋,針對評審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學校提升發展的意見和建議,促進高校找準自身定位,推進高校辦學向“內涵式”發展,提升高校的核心競爭力。(史望穎 秦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