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弄潮·三段”式雙創人才培養模式側記
打通專業壁壘 共享雙創資源
在“聚變”孵化園里,衣創研發中心的學生正忙著設計、制版,指間藝術工作室的學生已經為服裝設計起飾品來,晴天視覺工作室的學生則搭建好拍攝布景,只待成衣出品就開始拍攝,而另一邊,聚彩電商工作室的學生將會負責后續的網絡宣傳與銷售工作。此外,還有省財會名師工作室的師生負責資金運作核算與監督,整個實驗室里盡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這要歸功于平陽縣職業教育中心成立的“聚變”創新創業孵化園將過去各專業在校企合作中獲得的資源整合起來,構建了研產銷創業模式。在此之前,各專業也經歷過“單打獨斗”的日子。彼時,服裝專業時常收到各類訂單,但囿于受益面不寬、推廣平臺建設難等問題,經濟效益達不到預期;而電商專業雖善于銷售渠道建設卻苦于缺少實體產品;財會專業則受保密性所限缺乏實踐基地……為打破僵局,該校開始探索多專業交叉融合,打通專業壁壘、共享優質資源,以搭建創新創業教育的立交橋,發揮“1+1+1>3”的效果。
于是,該校構建起“弄潮·三段”式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全校范圍內普及創新創業基礎課程,通過“雙創通識課程+雙創選修課程+雙創實踐項目”,整體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依托工作崗位 實訓錘煉技能
“聚變”創新創業孵化園的成立在推進平陽職教中心創新創業教育的同時,也促動了該校的專業建設變革,引發教學模式改進和模擬訓練加劇。為此,該校按照企業經營模式設立了研發部、策劃部、技術部、商務部4個典型的工作崗位,校企合作開發基于不同工作崗位的網絡創業項目教材和實訓項目,包括《玩轉微店》等6本創新創業項目教材和“人物形象設計”等10多門項目選修課程。
不僅如此,該校每年都會定期舉辦技能節和商貿節,想方設法創設平臺讓學生們一展專業才華;會舉行各類競賽,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通過創業計劃書,遴選優秀項目入駐“創新創業一條街”,學生可自由組建團隊,各司其職以體驗真實創業過程。
在這樣全真的創新創業氛圍下,學生們充分錘煉了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了創新創業能力,學生團隊超過30組次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衣創創新創業教育實驗室和聚彩電商工作室均被評為溫州市中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實驗室,其中衣創創新創業教育實驗室還被評為省中職創新創業教育實驗室。教師們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也大幅提升,電子商務組和服裝組均被評為溫州市先進教研組,芮彩鳳、劉冬芬、章經超、鄭巨港、王煥海、潘頂敏等多位教師也獲得了省、市級榮譽。
夢想破土萌芽 創業帶動就業
熟諳流程、熟練運作,經過兩年多的專業知識沉淀,一部分對創業有具體想法、有目標項目的學生得以進入聚變創業工作室,他們離自己當老板的夢想僅一步之遙。在這個階段,創業團隊從實訓轉向實戰,越來越多作品被推向市場。依托晴天視覺工作室和聚彩電商工作室,學生創業團隊一邊將專業知識運用于產品研發、市場調查、營銷策劃、產品拍攝和網店運營等,最終實現產品銷售;一邊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在淘寶網店建設、產品展示、產品包裝美化等方面,為客戶提供精細化、專業化、個性化的外包服務。
有的創業項目日漸成熟,學生尚未畢業就已成功孵化,還帶動了該校乃至外校學生的就業;有的學生在雙創項目中提升了專業技能,畢業后走進企業,能較同齡人更好地勝任相關崗位群的工作;還有的學生則以賽促學、以創精藝,以更好的成績升入高一級學府……每一個學生都在雙創教育與實踐中找到了人生發展方向。
“聚變”導師團也帶著學生一起走出校門,為當地預備役人員、農村干部和農村預備勞動力等開展創業技能培訓,近兩年培訓超過1000人次,將創新創業的火種撒向更廣闊的領域,惠及更多平陽老百姓。(芮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