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里讀懂高職院校的價值和魅力,從這里看‘匠心匠藝’貫穿教學育人全過程!”這是1月12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第六屆“融+”紡服時尚周閉幕式上,該校鄭衛東校長發出的慷慨之言。
精致優美的潮流服飾、工藝繁復的人偶娃娃、充滿藝術氣息的畫作、拼布和扎染作品……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第六屆“融+”紡服時尚周從1月6日到1月12日,7天上演5場大秀,2000多名學生展出各類作品6000余件,集中展示學生原創的時尚設計作品,引來23萬多人次圍觀。
該校從2016年推出首屆時尚周,2017年發布“寧波時尚指數”,2018年召開寧波產教融合發展沙龍,2019年發布“中國城市時尚指數”……6年來,該校牽手“國字頭”行業協會,整合校內外資源,把“融+”紡服時尚周辦成了師生技藝比拼、校企深度融合、服務地方產業的時尚創意平臺。
一年一個亮點,一屆一步臺階
說到“融+”紡服時尚周的發展,連續操刀6年的浙紡服院黨委委員、副校長楊威總結,時尚周一年一個亮點,一屆一步臺階。
2016年1月11日,浙紡服院在多年倡導的“作品產品化”導向和“評展鑒賽”等教學改革基礎上,推出首屆“融+”紡服時尚周,向社會各界集中展示學生畢業設計作品。
從此一發而不可收:2017年第二屆時尚周,學校首次創新發布了“寧波時尚指數”;2018年第三屆時尚周,召開了“寧波產教融合發展”主題沙龍;2019年第四屆時尚周,發布“中國城市時尚指數”……2021年,則首次采用線下展示線上直播形式,網上組織時尚云秀場、尚美云競拍和優品云評選活動,開啟時尚周的“云時代”。
6年來,浙紡服院“融+”紡服時尚周以產教融合、科技綠色、文化傳承、時尚創新為指引,由學校搭建舞臺,師生登臺唱戲,學校、企業和地方探討合作,走出了一條時尚特色辦學、校企深度融合的辦學道路。
時尚周是師生的“秀場”也是賽場
楊威以今年時尚周為例給出幾個數字:第六屆“融+”紡服時尚周參與專業24個,占學校專業總數的68%;參與學生達2200余名;推出各類原創作品6500多件;作品涵蓋紡織面料、家紡軟裝、時裝飾品、智能穿戴、美術書法、彩妝造型、表演藝術、動漫數媒、智能交互、包裝手繪、網頁設計等,以時尚秀場和優秀作品展兩個形式展出,立體呈現學校時尚之風,集中體現學校辦學成果。本屆時尚周又增加了第三種展現形式:同步開設線上直播。
一場時尚周要準備多久?據了解,該校時裝學院的學生從定主題到做樣衣,再到T臺秀,至少半年以上;紡織學院的一些創新面料、智能穿戴設備,研發時間更久。能展出的幾率有多大?據了解,以時裝學院華羽金頂現代學徒班畢業作品秀為例,22個學生創作了上百套服飾,能夠走上T臺的作品,僅為創作量的30%,而在其他秀場,這個比例更低。
因此可以說,紡服時尚周是師生技藝的秀場,也是賽場。每個時尚周,每場發布秀,每個靜態展,學校接受的是來自社會各界對辦學成果和學生職業技能素養的全面檢驗與考核。
時尚周開創區域時尚產教融合新局面
合作,是參會來賓說得最多的。他們在時尚周上看到最新、最前沿的時尚理念和創意成果,也從時尚周上尋找校企合作的機會。
寧波廣源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傅紅平今年第一次參加時尚周,作為一家傳統染整企業向現代紡織科技企業轉型中的企業,技術和人才是最稀缺的資源。“看到紡織學院新開發的家紡面料和設計,覺得很不錯。希望我們也可以和學校合作,提供面料讓學生開發,另外我們的‘原真’品牌,在策劃營銷方面,也共有合作的空間。”傅紅平表示。
6年來,浙紡服院邀請了政府嘉賓、行業專家、企業負責人、校友、家長和兄弟院校領導、老師共8000余人次蒞臨時尚周。通過時尚周,學校交到了更多的朋友,老師有了廣闊的舞臺,學生有了更多機會,地方政府和企業也從中發現了學校的價值和魅力。而本屆時尚周又插上互聯網的翅膀,依托直播學院優勢,實現了互聯網的時尚創意跨界融合,引來23萬多人次圍觀,師生和企業在更廣范圍實現了對接。
“通過‘融+’紡服時尚周,我們與企業、行業、政府一道,打開了融合共贏的大門,共同開創了區域時尚產教融合發展新局面。”副校長楊威不無欣慰地說。(王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