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系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剪影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推出,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進入了高質量大發展的新階段,建筑工程系依托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級別優質校建設的背景,抓住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這一歷史性發展機遇,打造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在多個領域助力高等職業教育發展。
落實立德樹人 推進“課程思政”
“不深思則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當前,開展思政教學首要任務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學生頭腦,引導學生深入學習領會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建筑工程系深入落實《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所有課堂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大力推進“思政基因工程”,深入挖掘思政基因元素,依托《思政元素融入職業教育課堂指導用書》等校本教材,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效實現價值引領、能力培養和知識傳授,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抓手,構建建筑類專業課程思政育人學科體系,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根據新教學大綱制作能體現課程思政特點的新課件、新教案,創造性地推動思政工作,塑造了課程思政典型案例。
建筑工程系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類課程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針對專業基礎相同、技術領域相近的特點,將建工類學生需要重點培養的吃苦耐勞、自強不息、務實、忠誠的職業態度和創新、誠實守信、大國工匠的職業精神以及守規則、重安全的職業意識,在專業課程、第二課堂、創新創業、崗位實習等課程教學設計中有機融入。打造專業思政課程樣板,把育德、修技融入專業教學全過程,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實現“師師育人,課課思政”。
提升教師素質 打造“雙師”團隊
“職教20條”的出臺,標志著職業教育迎來了新時代;“雙高計劃”則被視為落實“職教20條”的重要舉措和職業教育“下好一盤大棋”的重要支柱。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轉型加速,迫切需要通過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建筑工程系從引來強人、挖掘強將、培養強手等方面著手,廣開賢路、廣納英才,努力培養業務能手、技術高手、服務先鋒,全力打造高水平師資團隊。
建筑工程系依托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借助數字建筑研發中心,建立了“導師+項目+團隊”師生聯合創新的導師制運行機制,提升了師生創新能力、技術技能積累與社會服務水平。根據項目需要跨界融合、動態組建“BIM專家工作室”“設計名師工作室”等,提高了教學團隊企業服務能力和協同創新能力。實施“青藍工程”等,培育了國家級別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使教學團隊的教學水平、科研和社會服務能力走在全國前列。
實施了“雙師型”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通過選派教師國內外進修、境內外培訓、參與科技研發、師生聯合創新等方式,實施分層分類培養。認真貫徹落實石家莊市政府部門“雙問計”活動要求,依托建筑工程技術集成應用實踐基地、裝配式建筑培訓基地,以實際工程項目任務為紐帶,落實企業“科技特派員”“校企合作訪問工程師”制度,服務企業提升教師個人專業水平。通過組織或參加各種專題培訓、教學競賽、研討活動、教學改革實踐等活動,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在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框架下,實行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公開招聘,實現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校內教師雙向流動。
對標提質培優 服務社區教育
對標“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積極探索高職院校開展社區教育的創新發展之路,實施全方位開放辦學。在全國首創職業教育+電大教育+社區教育“三位一體”平臺,掛牌成立了“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社區智能化建筑學院”,實施育訓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面對新的需求,打破專業壁壘,組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群,對接“雄安質量”新要求,構建了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互融互通人才培養模式,服務雄安新區建設與河北省建筑業轉型升級,滿足更高質量的就業需求。
開設“房地產法律法規”“室內裝飾水電改造”等網絡在線課程,向社區居民開放,促進居民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探索出了高職院校通過向社區教育延伸,踐行終身教育的辦法。近年來為社區居民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及培訓近2萬人次。該做法創造了高校—行業、協會—社區的多方聯動、資源優勢互補的社區教育新模式。
建筑工程系決心抓住“雙高”發展機遇、迎接挑戰,肩負起先行先試的神圣使命,在推進提質培優行動中當好優秀踐行者,助力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打造優質高職教育新高地。(張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