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簡介:
從別無選擇的選擇到“大國工匠”的搖籃,職業教育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歷程最終華麗蛻變?國家為職業教育規劃了怎樣的前進路線?“技能傍身、走遍天下”,開始職業教育學習有可能成為羨煞旁人的明日之星?職業教育已經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了,還在迷茫未來如何發展的小伙伴快到碗里來吧~
1月2日,本期《職教中國》播出《職業教育 大有作為》,聽權威聲音為你硬核解讀。
本期嘉賓: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 謝俐
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培訓中心副主任 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 程立耕
精彩觀點:
1.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正式確定職業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是一個單獨種類的教育,既擺正了職業教育的地位,又明晰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聯系與區別,指明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
2.職業教育是技術技能人才的搖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這就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截至目前,我國共有職業學校1.15萬所,在校生2857.18萬人,開設了1200余個專業和10余萬個專業點,自2008年以來,教育部已連續成功舉辦12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社會上營造了“技能光榮、技能成才”的氛圍,吸引了更多有志于成為“大國工匠”的人才。
3.建立健全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
陳寶生部長明確提出,要圍繞職業教育“下一盤大棋、打一場翻身仗”,要建立健全以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雙軌”運行為標志,以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為核心,同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深化相適應的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
4.不同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具體路徑
東部沿海地區,要在現有基礎上做精做特,加快推進專業結構優化調整,建設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的職業院校;
中部地區,要進一步做大做強,通過政策與資金傾斜,以自身實力的發展來不斷縮小區域間差異;
西部內陸省區,要著力發展面向當地經濟產業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把職業教育辦成人力資源開發、技術培訓與推廣、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和扶貧開發服務的基地。
5.扭轉“重學歷輕技能”這一觀念
加強投入,推進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培養質量大體相當。健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使學生接受高層次教育的機會成本大體相當。優化技術技能人才發展環境,使技術技能人才社會待遇大體相當。
6.持續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機制改革
《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和《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建立起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開展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工作,對納入地方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庫的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政策,鼓勵地方和學校利用職業教育集團(聯盟)等辦學平臺,積極探索產權制度改革和利益共享機制建設,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試點。
7.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
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設備超過18億元,就業技能培訓14萬余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16萬余人,創業培訓2.3萬余人,高職院校為貧困地區搭建各類產業發展服務平臺7926個,開發特色產業項目8421個,引進產業項目4323個。此外,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千萬家庭通過職業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
8.職業教育邁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新階段
“十四五”期間,我國職業教育也將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服務新基建,服務“制造強國”,服務自主創新“網絡強國”,服務“數字中國”,服務“質量中國”,服務“美麗中國”建設,服務“健康中國”建設,服務“貿易強國”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