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浙江省縉云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友經濟模式
“校友,是一所學校的寶貴財富,不僅展現了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為學校帶來了集體榮譽感,更為在校生樹立起一個個有影響力、有生命力的學習標桿。”縉云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校長葉云漢語重心長道。簡單的話語道出了“生校城”三者之間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奮進邏輯與奮斗動力。
近年來,縉云職業中專高度重視校友文化建設,積極宣揚先進典型,引導學生從杰出校友身上汲取成長正能量,創新“校友經濟模式”,打造“母校+校友+地方”發展共同體,成為縉云打造“制造之城、開放之城、魅力之城”的動力引擎。
打好“三張牌”
打好人文牌,構建發展共同體。學校注重營造“家文化”,將每年的新春初三定為校友返校日,并對“校友年度人物”進行表彰。學校還建立優秀校友企業走訪交流機制,組織有創業項目或創業意向的學生走訪校友企業,全方位地接觸創業家、風險投資人,體驗創新與創業文化,增加對中小型企業的認識。建立校友獎學金激勵機制,建立校友縉商大講堂活動機制,定期邀請優秀校友開設縉商大講堂,講述創業故事,傳遞“縉商精神”,強化對學生創業意識和精神的熏陶。建立校友品牌推廣機制,3年建設期間共走訪了優秀畢業生10人,并對他們的創業事跡和創新精神進行挖掘和提煉,在縉云播報微聞中系列播出。
打好組織牌,構建創新共同體。為進一步密切與校友溝通、交流合作,名校建設時期,學校著力建設“一會兩基地”,即企業家聯合會、校內鼎創園區、校外創客基地,力爭將“校友資源”打造成為創新人才培育、創業項目孵化的新突破口。2020年1月,完成第二屆校友企業家聯合會換屆選舉工作,并通過《縉云縣職專校友企業家聯合會章程》。具有工商注冊認證的校友企業家聯合會,現有會員500人,其中包含行業“經理人”100人、校友導師150人,其龐大“智囊”資源庫為學校創新創業注入了雄厚的資金,帶來了極具開發潛力的項目。同時,立足校友企業家聯合會,搭建了“學生創業聯盟”,建有校友微信群3個,為準備創業和已經創業的校友提供一個交流、溝通和學習的平臺。在校內的“鼎創”園區里,學校特別開辟“鼎創夢想中心”作為校友創業的實踐基地,讓校友在校園內開展創業活動,并作為在校學生的勤工儉學實踐基地。此外,學校與校友企業浙江浪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電商孵化基地簽約,構建了“一帶一圈”的開放式創客實踐平臺。
打好技能牌,構建利益共同體。學校通過校友平臺發揮技能支撐優勢,既服務好學校中心工作,在人才培養、科研、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有所作為,同時又服務好校友,滿足校友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和技能研發創新需求。由此,形成了校友和學校在技能領域的雙向“輸送”。學校以校企合作研發中心為平臺,以“項目制”為導向,建立名師(大師)工作室和師生技術技能服務團隊,面向校友企業,針對科研、成果轉化與企業技術改造的實際需要,解決企業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并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實際產品。此外,學校發揮優質校友的力量,提供SYB創業培訓服務,使有創業意愿和創業培訓需求的勞動者都有機會獲得創業培訓服務,增強創業帶動就業的效應。此外,學校聘請優秀校友作為學生創新創業導師和技術研創導師,為學生提供更前沿的技術指導、實訓指導和創業指導三類服務。
凝聚“三股力”
經過3年的持續深化,學校打好人文牌、組織牌、技能牌這“三張牌”,張張精彩、張張發力,“三張牌”凝聚成“三股力”,營造出校友得成功、學校得發展、城市得富強的共贏局面。
學生給力:近年來,學校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走上創業之路,其中“最年輕”的企業家呂廣勝就是學校優秀畢業生的代表之一。年僅22歲的他引領浙江浪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為Q3京東較大的代運營服務商之一,服務商家達2230家,幫助入駐商家468家,承辦了7場招商會,“雙11”累計銷售額達到了3.2億元。目前,學校已形成了“就業有路+升學有橋+創業有方”的良好辦學局面。
學校得力:3年來,學校師生深入參與校友企業產品研發技術服務項目,其中2018年學校師生申請專利15項,2019年學校師生申請專利29項,2020年學校師生申請專利47項。通過專利申報,大大促進了企業成果轉化。
城市發力:在母校情感紐帶下,越來越多的優秀校友選擇“資智回縉”,成為縉云區域產業發展的“新引擎”。目前,學校已有蔣松發、陳曉霞、章偉勇、李朝陽等13位校友反哺縉云本地,簽約或投資項目橫跨一、二、三產業,總計超10億元,成為縉云招商引資的“半壁江山”。
當下,這些活躍在各行各業的杰出校友和更多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默默發光的校友一起,生動詮釋出新時代的擔當精神。(葉云漢 杜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