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30,東陽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東技校區的舞蹈教室門口,2020級國際商務班學生正列隊準備進教室上本學期的第三堂形體禮儀課。從永康趕來的高級禮儀培訓師施小赟和助教早已在此“候場”,一同等候的還有幾位沒有課程安排的教師。“我們都是來蹭課的。”教師葉虹開心地說。
“后腦勺貼墻,把肩膀打開,兩肩放平,收腹,腳后跟貼住墻面,收縮大腿內側肌肉……”課堂上,施小赟傳授了形體塑造第一招——九點靠墻站立法。其間,她和助教逐個為學生矯正站立姿勢。原先不自覺地高低肩、含胸、駝背的學生一下子變得像白楊樹那般挺拔……
每周兩堂形體禮儀課,如今已成為該校幼師、旅游等專業學生最喜愛的選修課。不僅如此,一些教師也趁機前來“蹭”課。該校黨總支書記、校長盧干就是其中之一。“原本是推門聽課,了解課堂狀況,結果就被帶著體驗了一把。”盧干笑著說,這門課有趣實用、見效快,現在坐立行走都會下意識地保持正確姿勢。
在中職教育中引入形體禮儀課,這對學校來說是首次嘗試。“中職生相比普高生,顯得有些不自信,我常常想如何喚起他們的自信。”多年從事思政教育的盧干在調研中發現,中職生往往內心缺“愛”、學業缺“幫”,有著強烈的自卑心理。“我們要通過發揮學生的比較優勢,比如技能、儀態等,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是一方美玉,形體訓練可以讓人身姿挺拔、舉止優雅,重塑內心自信,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抓手。”
“而從專業學習角度來說,幼師專業需要面對孩子,我們要讓學生在入職后,能夠以最佳的儀態、最美的形體,對孩子進行美的啟蒙;旅游專業學生入職后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也需要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盧干深有感觸地說,“為什么不在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需要塑造的青春期植入這樣的美育呢?歸根結底,教育是愛的藝術,更是美的藝術。”
形體禮儀課就這樣應運而生。每周兩節,分別作為幼師、旅游專業的選修課和國旗班的必修課。“等孩子們把形體訓練好了,我再給他們開設禮儀課,讓他們的言行舉止彬彬有禮、優雅大方。”施小赟說,這也是她所了解到的金華地區唯一一所開設形體禮儀課的中職學校。
“第一次上課,我就喜歡上了這門課。”2020級幼師1班學生許心怡說,自從學習了基本站姿后,走路時腰挺直了,整個人看起來更有精神,也更有氣質了。家人也很支持我,讓我堅持天天練習。
2020級幼師1班學生程宇虹是國旗班成員,她說:“通過幾次形體課,不僅糾正了自己駝背的缺點,而且提升了氣質。我發現自己變得自信了,找到了全新的自己。”
“更出眾,更優秀”成為學生對形體禮儀課的共同期待。而這也是施小赟努力的方向。她說,青春期的孩子基本都有含胸駝背的習慣,需要盡早矯正,以免影響體形和心理。“讓自己變美,任何時候都不晚,但越早越好。形體課雖然很累,但是收獲更多,比如自律。我希望他們能把這份毅力和自律轉移到學習上,多學文化知識以涵養內心。”
“眼中有光,腹有詩書,手有技術。”盧干幽默地總結了“形象禮儀+專業技能”課程架構的愿景。“通過與時俱進的課程改革和環境創設,我相信,中職生一定能打破社會上一些人認為他們是‘車間工’‘女漢子’的成見。”他介紹,學校的茶藝教師鄭花已經考出國際注冊高級禮儀培訓師證書。下一步,學校將加快培養自主師資力量,在全校鋪開這門課,讓學生走出校門時都是風度翩翩的紳士和淑女。(吳旭華 張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