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中職建筑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培訓
為加強建筑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本專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有效實施本專業課程教學的能力。11月4日,嘉興市建筑工業學校、曹國中名師工作室承辦的2020年下半年嘉興市中職建筑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培訓在該校6號樓鼎建報告廳舉行。卜彩華等26名建筑專業教師參與培訓,副校長錢琴梅全程參會。
說講一堂課 眾人齊評議
測量課在室內上,這種操作性極強的實訓課在室內怎么完成?利用什么技術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識圖能力?走進課堂,一探究竟。熊莉老師的《水準測量綜合實訓》結合虛擬仿真軟件,將本應在室外實訓的案例搬進課堂,讓學生親身經歷回顧知識、模擬仿真、綜合計算的過程,并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完成知識的掌握和遷移。恰當的信息化手段運用,讓教學情境直觀化;實時評價的教學課堂,讓課堂氛圍活躍化;按課堂表現自主選擇課后作業,讓作業模式激勵化。張黎強老師的《1+X建筑信息模型——牛腿柱》則是利用revit軟件進行工程實踐過程中的模擬建造,通過可視化的操作,完善學生在工程圖紙識讀過程中的不足,實現從二維到三維識圖的廣角度提升,進而以全局視角解讀圖紙的含義。
課后,與會教師們從說課情況到授課狀態,從外業工作到內業工作,從二維識圖到立體識圖,從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等方面,一一進行中肯評價。他們一致認為,模擬仿真技術進課堂,有利于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工程操作的全過程,從而規避實訓過程中出現的不足。
備課七要素 專家詳細談
嘉興教育學院教研員范家柱在認真聆聽了兩位教師的說課、授課之后,結合該校實際情況,以《七要素備課法——職業學校課堂教學策略探究》為題,從七要素備課法簡介、七要素的邏輯關系、七要素備課的實施三方面進行逐一講解。他援引兩位老師上課的教案,明確指出在備課實施過程中:目標要清晰、精準;內容要前后關聯,描述準確;引入數據分層梳理學情;教法與學法必須與子目標相對應;備課過程前、中、后相互貫通;評價指標與目標要一致,評價手段要科學。他著重強調只有不忘初“心”,牢記“目標”,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本次教研活動采用先說再講一堂的課,線上線下共進行的模式,引導建筑專業教師思考備課、授課之間的區別與關聯,現代信息技術在建筑專業授課中的價值。通過專家指導提升教師理論素養,豐富教學手段,從而為專業化教學提供具體案例支撐,為加快該校多彩課堂建設積聚力量。(郭亞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