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麗水市委、市政府主辦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產教融合發展論壇上,幾則重磅消息的發布在職教界引起不小轟動。
深化產教融合,讓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更貼合市場需求,既是當下職業教育討論的熱點話題,也是一道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共同破解的時代難題。產教融合融什么、如何融?這個在此次論壇中專家學者共同聚焦的話題,麗水職業教育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小專業融入大產業
幾年前,由于國內禮品市場需求趨于萎縮,加上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影響,木玩等文化用品制造業的發展遭遇瓶頸。逆境之下,以木玩為當地特色產業的“童話王國”云和開始了一場自我革新和轉型突圍之戰。而要打贏這場“翻身仗”,人才必不可少。
2016年,云和縣經濟商務局、云和金泰五金機械有限公司、云和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共同發起成立木玩產學研共同體。“將傳統行業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建立木玩‘機器換人’運營平臺,優化升級云和木玩產業”成為當時簽約各方的共識。
于是,一個由木制玩具主題體驗中心、木玩文化產品創客中心、木玩企業大師工作室、市級木玩制作技藝非遺傳承教學基地等子項目構成的共同體,向木玩產業當時所顯現的“創新能力不足、結構亟需調整”的弱點發起挑戰。4年來,這個項目不僅為企業輸送了一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還為行業生成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研究成果,令產業面貌煥然一新。
“職業教育是‘落地’教育,職業院校的‘根’在地方,特色在產業,麗水職業教育的定位始終是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麗水市教育局局長王平說。
在麗水職業教育的版圖上,可以輕易發現許多地理空間上的聯系:在有著“青瓷之都、寶劍之邦”稱號的龍泉市,龍泉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設有青瓷、刀劍等專業;在“石雕之鄉”青田,青田縣職業技術學校開出造型、泥稿等多門與石雕相關的課程;在誕生農村電子商務“遂昌模式”的遂昌,遂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致力于打造農村電商人才的“黃埔軍校”……
今年疫情發生后,“中國綠茶第一市”松陽的茶產業遭受重創。松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召集數十名學生投身采茶和炒茶的隊伍中。炒茶的學生自發注冊網店,開起直播,為“松陽銀猴”吆喝。計算機專業師生幫助設計網店,綠色食品與加工專業師生負責茶葉質量檢測,美術專業師生負責產品的包裝設計……在今年茶葉產量普遍下降的情況下,“松陽銀猴”產銷量基本穩定,而市面上90%的“松陽銀猴”都由松陽職校的學生炒制。
“對標區域產業發展,校企雙主體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師資培養等方面深入合作,麗水職校生已成為助推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王平如是說。
小職校融入鄉村大發展
2016年春節,麗水市蓮都區老竹畬族鎮的龔強品開辦了一家民宿。這家新開業的民宿雖然緊鄰景區,地理位置優越,但由于經營理念不完善,一直不溫不火。
龔強品的困惑并非個案。憑借獨具韻味的畬族風情和東西巖景區優越的生態環境,民宿在老竹畬族鎮“遍地開花”,但這一時期的民宿業主普遍對如何經營民宿沒有專業的知識儲備。為改變這一現狀,麗水市印發《麗水市中等職業教育“十三五”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要求進一步深入推動產教融合。
在此背景下,麗水旅游學校、麗水市技工學校開辦首期民宿創業(示范班)、民宿經營人才創業培訓班,對全市共計65名民宿業主(含民宿意向創業者)開展技能培訓。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龔強品對民宿進行升級改造,隨之升級的還有他的經營與服務理念。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向職業教育發出新的動員令。面對時代機遇,麗水各職業院校主動肩負起新的使命,投身鄉村大發展。在縉云縣工藝美術學校,學生們作為“美的使者”,利用手中畫筆、相機,為綠水青山添彩、為文化傳承助力。依托縉云縣文化創意協會平臺,該校師生積極參與旅游景區和美麗鄉村的設計與規劃工作。麗水職業技術學院成立全國首家中國鄉村村晚研究院,研究院成立以來聯合開展全國性鄉村春晚系列人才培訓1000余人次,指導鄉村春晚100余場。
麗水職技院旅游與貿易學院教師譚嘯是中國鄉村春晚研究院的一員,她說:“在深化產教融合的過程中,職業院校發揮著智庫參謀作用,能為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進而為鄉村振興賦能。”
小山城融入大都市
2011年出生的鐘安陽是龍泉職技校2017屆青瓷高工班學生。在去年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暨浙西南革命精神劍瓷創作設計大賽上,鐘安陽的作品《黨旗引領幸福路》榮獲青瓷學生組一等獎。在他的作品里,青松環繞黨旗、古村落與現代民居相映、高鐵行駛在綠水青山間……這些意象組合出自于他對浙西南革命精神的理解。
“從青瓷班的學生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產業的未來。”龍泉職技校青瓷教研組組長楊宸星說,從2017年開始,學校青瓷班不僅會教授系統性的理論知識,謀求校企合作、大師課堂,而且專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國際化視野。
每個學期,青瓷班學生都會走出校門,到全國各地的知名窯口考察;承辦當地舉辦的中國陶瓷大展、世界青瓷大會等一系列高規格的展會;為學生爭取展示自己作品、與世界陶瓷名家交流的機會……正是得益于這一系列的活動,才有了越來越多“鐘安陽”的嶄露頭角。
走出去,將小山城融入大都市,站在更高的視野布局職業教育,這是麗水職業教育的又一次加速前行。去年,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龍泉職技校、縉云職業中專、遂昌職業中專加入長三角電子信息職教集團,這是麗水職校首次加入長三角職業教育集團。“借助于長三角職教集團的優勢,麗水進一步創新產教融合機制,促進區域內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龍泉職技校校長曾國健說。
此次麗水市舉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產教融合發展論壇,搭建合作框架,正式開啟了麗水職業教育“問海借力”的新征程。“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麗水‘問海借力’戰略的深入實施,麗水小山城正緊密融入長三角大都市,麗水職業教育的天地將更為廣闊。”麗水市副市長盧彩柳充滿期待地說。(胡夢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