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陽區職業高級中學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青春的光亮,來自于奮斗;青春的能量,來自于教育。
今天的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正蓬勃涌動,為青春注入奮斗信心與能量,助青年學子在創新創業的奮斗中綻放光亮,是每一位教育人肩上的使命。
浙江省中職“名校”建設單位——杭州市富陽區職業高級中學,2011年成為浙江省首批創新創業課程試點學校、創新創業教研大組副理事長單位,建有省級創新創業實驗室“匠心坊”。學校將創新創業素養作為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內容,構建“創新+創業”雙軌驅動,實施“課程、社團、大賽”一體、“教學、研發、生產”一體、“機制+基地+基金”一體等多個“三位一體”模式,全面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以創新創業素養提升帶動學生核心素養整體提升,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本領的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
“課程、社團、大賽”三位一體學會創新
1.開設課程,培育學生創新意識。學校將“雙創”教育內容融入到專業教學中,在內容結構上設置“專業課程+創新課程”。創新課程框架內容主要由創新精神培養、創新知識與技能訓練、創新實踐活動三部分組成。學校開發了“網上創業”“創新發明與專利申請”“DI創新思維”等創新教育課程。同時繼續堅持通過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講座和SYB創業培訓課程,夯實基礎。
2.組建社團,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學校實施以社團為平臺、項目為核心的“一專業一社團一項目”計劃,作為創新教育實踐的主要載體,激發學生參與創新的熱情。先后成立了DI創新社團、創新技法和發明專利社團等眾多創新社團。學校聘請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大師作為社團指導教師,安排教師進行日常服務和管理,對學生的創新活動進行引導、服務和安全監管。學校還改造升級創新專用教室,按照“有場地、有資源、有平臺、有導師、有伙伴”的要求,擴建了“曼京創新工作坊”“無人機工作坊”“DI創新思維工作室”“木藝雕刻工作坊”等多個具有學校特色的眾創空間。學校按學期開展“五小”(小發明、小改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聯賽活動,把創新教學過程中形成的好的創意、作品和產品,作為創業課程的創業項目進行深入開發。
3.積極參賽,展現學生創新成果。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雙創”競賽平臺,提升學生參與創新的意識與能力,提高教師專業創新實踐指導能力。從開展校內競賽選拔活動起步,更好地調動全體學生的創新積極性,以層層選拔的方式,組隊參加國家、省市區的創新創業大賽和DI創新思維大賽。一方面有效提升競賽成績,強化學生創新自信,一方面實現高精尖化的分層培養,培育校園“創新達人”,為廣大學生樹立典范。學校已連續獲得浙江省職業學校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參加DI創新思維大賽分獲省二等獎和三等獎,入圍全國總決賽并獲得三等獎。
學校還將賽事成果跟蹤孵化、培育,建立完善了創新成果孵化機制,支持、引導學生把創意變成作品,把作品變成商品,再把商品變成藝術品。
“教學、研發、生產”三位一體驅動創業
1.項目教學,學生萌發創意點子。在創業教育中,學校堅持實戰教育原則,開展項目教學。同時將現場參觀、聽企業經營者或小企業經營教育專家講座、案例分析、研究活動等內容也納入到創業課程中。開辦創業大講堂,將新興行業一線技術人員、白手起家的民營企業家等具備實戰經驗的人群納入講授者的范圍。目前已編撰形成用于課堂教學的創業案例集兩本。
2.校企合作,提升研發水平。學校與杭州赫伯流體設備有限公司等共建“機電一體化高新技術校企合作研發中心”,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產品研發能力,鼓勵師生通過專利產品的市場化運作開啟高水平創業之路。目前,學校相關研發部門已獲得國家專利4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2020年8月6日師生獲得日本專利證書1項。很多專利發明已經轉化為暢銷商品。
3.實施生產,專利商品成為爆款。學校以“校地互動、引導服務、項目推進、匠心發明”為宗旨,引入行業、企業、專利、稅務、法務部門的專業力量,對學生創業的形式與平臺予以統一整體架構,通過外引內培,建立了趙玉星創業教育名師工作室、章建海機修鉗工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曼京創新創業工作室。依托名師的引領帶動作用,深入實施創業教育,指導學生讓發明創造轉化成產品。其中曼京創新工作坊通過師生集體攻關,研發的寵物系列新產品——寵物廁所、DIY狗糧機、寵物烘干機等,成了網絡商城的爆款,批量生產后已獲利達幾十萬元。
“機制、基地、基金”三位一體保障“雙創”
1.完善機構。學校建立由分管副校長為組長,邀請高校專家、企業代表組建的創新創業教育領導機構,對創新創業教學、研發、生產等予以指導;成立了創新創業教研組,對創新創業教學進行集體備課,開展教科研工作與教學交流活動。
2.跟進制度。學校制定完善了“創新創業活動管理辦法”“專利發明獎勵辦法”和“教研組考核辦法”等系列制度,保證了創新創業教育得到充分的場地、人員、資金支持,使創新創業教育正常有序推進。
3.組建基金。2018年11月,學校在建校60周年時,優秀校友呂宏、何陽等向學校捐資成立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基金,其中呂宏向母校捐贈100萬元設立創新獎教獎學基金,用于獎勵在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教師、教育工作者和學生。
一項項創新,一次次突破,因地制宜,成效喜人,學校的創新創業成績呈現出一派豐收圖景——
從2013年以來,學校獲得了浙江省職業學校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11項,國家級別一等獎4項,在2014年“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中獲特等獎,在“中國DI創新思維大賽”中獲三等獎。學校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參與到創新創業實踐中來,創新創業整體能力與素養水平顯著提升。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和實踐,以體驗為核心,喚醒、發掘與提升了學生的潛能,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讓學生去試、去闖,在體驗的過程中,實現心智和能力上的逐漸成長,有效帶動提升了個人的各項核心素質。
學校通過以“課程、社團、大賽”三位一體的形式推動創新教育的實施,以“教學、研發、生產”三位一體的形式推動創業教育的實施,落實“機制、基地、基金”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保障機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職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紹興職教中心、浙江萬里學院、洞頭職教中心等30多所兄弟院校前來學習借鑒,學校在《浙江教育報》《浙江職業技術教育通訊》等報紙雜志,以專稿的形式分享了自身的創新創業教育經驗,廣受同行同業好評。(李翔 任彥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