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城建職業學院校企協同培養房地產營銷人才
2019年1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印發,明確強調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隨后,“職教20條”的發布,更是給職業教育帶來機遇和挑戰。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歷經多年磨礪,成功探索出“建生態、創模式、夯基礎、育人才”的人才培養路徑,緊緊抓住“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重大歷史機遇,順應國家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積極探索與行業、地方經濟及產業互動,以產教融合、協同育人與創新為動力,協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學校現有9個二級學院共47個專業,目前在校生近兩萬人。學校以“為城市建設培育英才”為辦學目標,堅持“以質量特色立校、以學生成才為本”辦學理念,以校訓“修德礪能、崇學尚行”激勵代代學子,發揚“志存高遠,求真務實,自強不息,追求卓越”城建精神,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近兩年,學校在“金平果2019年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中,排名全國民辦第4位;在《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高職高專排行TOP1000榜(2020)”中,排名全國民辦院校首位。
建校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教學資源條件建設等,尤其在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協同育人機制,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專業,建立示范與標桿。市場營銷專業(以下簡稱“營銷專業”)校企協同培養房地產營銷人才模式是學校專業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
1、搭建平臺 形成產教融合生態
營銷專業依托珠三角區域房地產業優勢,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協同育人體制機制改革。校企協同搭建平臺,聯合易居中國、新浪樂居、新道等知名企業成立“房地產管理特色學院”,在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合作、課程設計與開發等方面形成校企育人新生態。
營銷專業自2012年與易居等房企合作以來,歷經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卓越人才培養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至今已形成行之有效的“1444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機制”,即1個協同育人平臺、4種協議、4種資源、“4雙”要求。(4種協議指學校、企業、師傅、學生相互簽訂的合作協議、培養協議、用工合同、帶教協議,4種資源指教師隊伍、實訓實踐教學基地、工學結合教材及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雙”要求指雙主體育人、雙導師教學、雙基地培養、雙身份管理)。“1444機制”的不斷完善,為實現校企合作目標提供了制度保障。
市場營銷專業2018屆畢業生袁海蘋,成為校企重點合作企業易居企業集團2019年全年度一顆閃亮的星星,刷新多項歷史紀錄——單月創造5000萬的業績,指標完成率812%,2019年累計成交認購金額兩億多元,成為易居企業廣佛事業二部銷售主管。這是學校在校企協同培養房地產營銷人才的典范。
其次,“平臺”的基本功能,以校企聯合培養房地產營銷人才為主體,同時在科研與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實現校企共贏共享。學校與多家房地產企業聯合創辦“房地產管理特色學院”,獲評省房地產管理協同育人平臺、省品牌專業、國家骨干專業、國家生產性實訓基地,成為廣東省民辦4個“僅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有20多名應屆畢業生在重點合作企業星河智善生活集團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得到集團總經理李炯先生的高度好評,并特批全部學生成為“智善生”,納入校企學歷晉升聯合培養計劃。
2、優化方案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方案是教學的根本大法與行動指南,營銷專業吸納易居等多家房地產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確定了“產教整合、校企協同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定位為房地產行業企業培養營銷人才。在培養人才適應的崗位與崗位群、課程設置、教學實踐等方面,充分考慮房地產行業企業性質特點與需求。適應的崗位及崗位群主要包括置業顧問、策劃助理、市場專員、客服專員、銷售主管(經理)、策劃師、營銷總監等,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云計算等元素融入“房地產基礎”“房地產經紀”“房地產市場調查”“房地產營銷”“房地產營銷策劃”等核心課程,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人才培養中得到充分體現。
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具有明顯的行業產業特色和數字信息技術特色,科學合理,具有較強的可實施性。構建基于工作崗位、任務與過程的課程體系,開發基于崗位工作內容、融入職業資格標準的教材,校企共同制定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崗位標準、師傅標準、質量監控標準及相應實施方案。2020年,第四屆“易居—城建現代學徒制班”開課,易居—城建“協同育人”穩步走向成熟階段,并合辦開展“青苗班”“金種子”等專場招聘培訓,“協同育人”內涵不斷豐富。營銷專業同步還實施中高職本科連貫培養正式招生,在校生專本同讀,與馬來西亞城市大學和拉曼大學建立合作關系,系統開展多樣化的營銷人才培養。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完善,營銷專業現形成普通班、現代學徒制、本科實驗班、國際交流班等多層次人才培養梯度。
3、共建資源 夯實特色專業基礎
營銷專業和易居營銷集團雙劍合璧,校企雙方人才和生產要素的配置實現資源互補、資源共享、合作辦學、協同育人。
建立雙課堂。學生在校內(房地產營銷實訓中心等)接受房地產銷售、中介服務、調研與策劃等仿真訓練,房地產營銷實訓中心按智慧課室標準建設,校內實訓體現房地產營銷的真實場景。學生在易居等房企,被分派到售樓中心或房產交易門店實習實踐,通過實訓實踐強化房地產營銷技能。
堅持校企分工合作、雙主體協同育人、職責共擔、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建立互聘共用、雙向掛職、橫向聯合的“雙導師”機制,明確企業導師和學校導師職責,確定選拔與聘任條件,加強“雙導師”培養與管理,對導師進行合理考核與評價。學校導師與企業導師比1∶1,學生(學徒)與導師比5∶1。學校導師主要承擔房地產營銷相關課程的理論課教學,企業導師主要承擔房地產營銷實訓實踐教學,打通學生通往房地產營銷崗位的“最后一公里”。加強教學運行與管理機制建設,教學組織采用集中講授、專題講座、專業技能演示、專業技能訓練(師傅帶徒弟)、項目化教學等形式。工學交替,引入企業運行和管理模式,創新和完善教學管理與運行機制,建立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創新考核評價與督查制度,制定考核評價標準,將崗位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考核范圍,與合作企業共同實施考核評價。
校企共建高水平教學團隊。目前,營銷專業教學團隊高職稱占比45%、高學歷為70%,專兼教師為1∶1。目前,來自房地產行業企業的營銷經理、項目經理、區域經理、置業顧問等21人,受聘為營銷專業教學團隊兼職教師,他們參與授課、指導學生實訓實踐,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修訂、課程建設和基地建設等。
近5年來,在易居、鏈家、樂有家等20余個企業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其中省級基地3個),建立了8個教師駐企工作站,2個“雙師”工作室,合作開發教材10部(其中國家規劃教材4部),建設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精品在線課程8門(其中省級2門)。
4、示范帶動 共育智能營銷人才
“要發揮國家骨干專業示范引領作用,切實做好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校長蔣新華教授對專業辦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學校對專業建設發展進行了整體布局,在總結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協同育人經驗的基礎上,緊跟數字經濟、互聯網時代,以營銷專業為龍頭,打造市場營銷專業群,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產教融合、校企協同,培養智能型房地產營銷與管理技術技能人才。
2019年底,營銷專業群提出了專業群規劃建設方案。以國家骨干專業市場營銷為龍頭,涵蓋會計、財務管理、金融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共5個專業,聚焦房地產,對接產業(鏈),按“產業—職業—專業”“一核四翼”邏輯組建市場營銷專業群,迭代升級房地產管理協同育人平臺,建立完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專業群共建模塊化課程體系,校企共建專創融合優質金課;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打造“鳳凰學者”高層次人才梯隊,建立德技雙馨的“雙師”隊伍,建立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雙向流動機制;完善房地產營銷實戰基地的虛擬仿真性能,提升校外實訓基地的創新創業孵化效能;成立房地產營銷與管理大數據云端智能應用中心,建立“區塊鏈應用研究實驗室”;校企合作開展高質量的社會服務;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等。
面向未來,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乘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東風,實施創新強校工程A類規劃院校建設和升本教育發展的“兩輪驅動”戰略,開拓進取、奮力拼搏。(王媚莎 謝宗云 張珊 陳明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