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創辦于1956年,是國家示范建設重點專業、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全國職業院校裝備制造類示范專業點、教育部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該專業依托北京城市建設與管理職教集團,積極承擔國家重大改革項目和教學改革試點工作。2007年入選國家示范重點專業建設項目。2018年該專業牽頭的智能設備應用技術專業群入選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專業群,入選北京市特色高水平實訓基地(工程師學院)。2019年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計劃名單,入選首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匯集了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工業機器人技術領域的主要教學骨干。團隊先后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北京市專業創新團隊,北京市“德育先進集體”和北京高校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
堅持立德樹人,鍛造超群實力
機電一體化專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現有專任教師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講師3人,高級職稱占比達73.3%,雙師型達100%。專職教師隊伍有中組部“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1名,北京市教學名師3名,全國機械行業服務先進制造專業領軍人才1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師5名。企業兼職教師有5人,主要來自ABB公司、華航唯實、京東集團等知名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集成商以及應用企業,專業水平高、工程實踐能力強。
團隊帶頭人張春芝教授,現任機電工程學院院長,曾榮獲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北京市教學名師及全國機械行業服務先進制造專業領軍人才等榮譽。在她的帶領下,團隊教師服務京津冀高端智能裝備產業,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和技術服務,研究方向涉及機電技術、機器人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等多個領域。團隊承擔“吸附式自助行走玻璃幕墻清洗機器人研究”、“打磨工業機器人運動控制算法研究”、“組合式汽車儀表自動調表終檢生產線”、“基于ROS平臺的移動機器人的研究”和“選煤廠壓濾系統移動云端遠程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等重點科研項目近30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學技術獎3項,發表核心論文100余篇。
勇于改革創新,豐富專業內涵
為適應“互聯網+”的教學模式改革需要,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創新團隊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實施“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借鑒德國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理念,積極開展課程開發和O2O課程建設工作,參與建設機電一體化技術等2個國家教學資源庫,建成了2門國家級精品課、5門省部級精品課、14門線上線下O2O課程,為學生搭建了多終端的學習平臺,實現了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模式。教學團隊積極參與全國技能大賽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賽項資源轉化工作,完成了《工業機器人操作與編程》等相關專業教材的編寫,以及工業機器人等方面的微課、動畫700余項等資源建設,為專業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了隨時學習的有效途徑。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上,依據北京市高精尖產業需求,持續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引入德國工商會IHK機電一體化師職業資格證書,系統學習吸收胡格教學模式,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持續深化校企“雙元”育人模式改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果顯著,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探索產教融合,培育時代新人
2015年,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創新團隊參與了北京市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改革試驗項目,與北方工業大學等國內高校、FDU等美英應用科技大學進行“2+3+2”學制貫通合作。2017年,借鑒德國雙元制及企業學徒制經驗,與北京自來水集團等企業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2017年,與海軍航空大學合作,開展直招定向士官培養試點工作。2018年,按照教育部部署,服務北京冬奧會,與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聯合開展機電一體化技術(冬奧場館設備維護維修)專業人才培養。該專業結合產業發展對高層次人才需求,與京東集團、京港地鐵、北京飛機維修公司、鋼鐵俠機器人公司等企業合作,通過現代學徒制、訂單培養、工程師學院(產業學院)等途徑,向行業企業輸送了上萬名優秀人才,有力支撐了高端產業發展。
團隊成員先后多次在世界職業教育大會、機械行指委召開的各種會議介紹經驗,全國50余所高職院校來校學習交流,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CCTV1、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和中國高教之窗等10余家媒體進行了深度報道。
堅持“以賽促教”,提升學生技能
按照“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思路,競賽與教學相結合,將世賽機電一體化、國賽工業機器人等項目的競賽任務、考核評價標準等融入教學中,使得學生具備精湛的職業技能和高超的專業水平,各級技能大賽獲獎數量居全國同類專業前列,先后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機器人、機電一體化、制造單元智能化改造與集成技術等賽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北京市技能大賽一等獎17項、行業大賽一等獎5項,連續六次獲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一等獎,并取得4冠1亞的好成績。始終將“雙創”教育融入教學全過程,通過創新工程坊、人工智能黑科技體驗中心、創業平臺等,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近年來學生先后獲“挑戰杯”全國職業院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特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1項,獲“挑戰杯”首都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一等獎1項,獲“京津冀”職業學校創新創業大賽特等獎1項。成立了北京夢幻三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友博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京西時代等科技創業公司。
共享國際標準,貢獻中國智慧
2010年,機電專業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合作,引進教學資源,共同培養師資,開展中德合作IHK機電一體化師人才培養,并成為德國工商會機電一體化專業能力建設小組核心院校。2014年,專業引進德國“胡格教學模式”,將胡格教學模式精髓融入教學中。2015年,與國外大學合作開展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按照“專業對接、課程銜接、實踐導向、專本一體”的建設思路,和美國菲迪大學(FDU)、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培養高層次國際標準人才。
2019年,由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牽頭制定的專業教學標準,被贊比亞共和國職業教育與培訓管理局(TEVETA)正式批準,成為贊比亞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這是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標準首次進入其他國家國民教育體系,邁出了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中國職教方案、中國職教智慧的第一步。同樣在2019年,學校被批準獲取留學生資質,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為學校首個開展留學生培養專業,首批來自亞、歐、非的一帶一路沿岸國家留學生已赴學校就讀。近年來,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建設成效顯著,作為學校龍頭專業先后接待了美國教育部長、非洲青年領袖代表團、剛果(金)部長代表團、土耳其教育部、德國教育部等30余個國家組團參觀交流,國際影響愈加寬廣。
彰顯服務能力,助力城市發展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先后與北京工業大學合作共建“計算智能與智能系統”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與知名專家、大國工匠合作建立“陳殿生教授工作室”、“高鳳林大師工作室”,成為北京市智能設備領域技術技能創新核心力量。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中關村雙創服務機器人產業聯盟共建智能機器人技術應用中心,與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北京鋼鐵俠共建機器人創新實踐基地,成為機器人技術研究基地。近年來,教學團隊教師累計為行業企業開發玻璃幕墻清洗機器人、ROS移動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換電站、智能皮帶秤等30多個新產品,獲得國家專利100余項,近3年對外技術服務30項,開展橫向課題研究10項。團隊依托國家級工業機器人開放性實訓基地、ABB機器人及應用認證培訓考試中心等,為京東集團、正大集團、北京自來水集團等企業開展員工技術培訓,彰顯服務社會能力,助力城市轉型升級。
創新促發展,科研助成長,機電一體化專業教學創新團隊,堅持立德樹人,勇于開拓進取,為學校爭得榮譽,為企業創造價值;他們秉承工匠精神,培育時代新人,為社會輸送人才,為首都城市發展貢獻青春智慧,成為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特色發展的一面旗幟。(陳猛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