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建行杯”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黑龍江總決賽落下帷幕,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參賽項目再次實現突破,最終摘得2金、6銀、4銅。
哈職院創業學院張杰老師指導的“柔性空調——新型環保涂料”項目奪得本屆大賽“職教賽道”冠軍,工業中心楊海峰老師指導的“高速鐵軌加工利器——一款高速鐵軌銑刀的研制與推廣銷售”項目在“職教賽道”排名第四、“職教-創意”組排名第二。
據“柔性空調——新型環保涂料”項目指導教師張杰介紹,超強阻礙溫度傳導材料采用多種不同粒徑的陶瓷微珠及氣凝膠混合物進行混合,混合添加劑加入永久性阻燃片狀添加材料。加入聚扁二氟乙烯,兼顧自主研發的無機硅酸鹽及磷酸鹽樹脂,具有良好的高溫金屬粘合力。產品分為四大體系,均是以第一代產品反射型丙烯酸材料為基礎延伸出來的,產品在市場多地試驗施工,適用于不同表面。可應用于軍事;通訊電力;工業罐體、窯爐;道路橋梁及建筑物表面等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目前項目與石油、礦業、建筑等六家公司已簽訂合同訂單,并與長安福特及東岸發動機等10家公司簽訂戰略協議。未來,項目將研發用于車體及玻璃的隔熱保溫材料,配合并解決寒地新能源汽車問題。
據“高速鐵軌加工利器——一款高速鐵軌銑刀的研制與推廣銷售”項目指導教師楊海峰介紹,中國高鐵在未來五年,國家每年投入1000億元完成0.4萬公里的高速鐵軌生產,中國高速鐵路正經歷著高速發展新時期,急需突破歐美技術封鎖壁壘。在技術問題上,項目針對國內鐵軌表面(高速)加工及高光潔提出一種解決方案。項目選用一款特殊合金材料,對材料進行閉式多向鍛造,改變其內部晶粒排布;進行二維排布設計,來逆向設計刀具的輪廓形,三維數字化矩陣建模與加工;刀體進行獨特熱處理工藝表面氮礬共滲處理,在刀體韌性及表面硬度做出突破性創新。項目使用AI算法技術,選擇出最優加工參數。在設計研發獲批8項國家專利,及相關研究論文5篇。“未來我們將立足國內面向世界,為國內軌道企業提供高速鐵軌制造技術,將鐵軌生產技術帶到非洲、亞洲等國,在一帶一路上輸出中國標準和技術,讓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走向世界。”楊海峰說。
近年來,哈職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將創新創業賽事作為培育創新意識、培養創業能力、提升就業質量的重要抓手,依托創業競賽載體,厚植校園創業文化,弘揚地域產業精神,先后出臺多項利好政策、提供優惠條件提升師生參賽積極性,鼓勵師生共創,促進成果轉化,推動項目落地,加速企業孵化。后續,創業學院將在深度解析國賽評分標準基礎上,協助參賽選手和指導教師對推薦國賽項目進行完善,爭取我院參賽項目能夠在本屆大賽的國賽舞臺上彰顯工匠風貌,展示職教風采。同時,學院也將為獲獎項目提供落地服務,進一步打通項目創意到成果轉化再到企業孵化鏈條。(王春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