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院系試點工作為契機,不斷優化“思想引領”“協同推進”“文化打造”“典型示范”,將“三農情懷”融入“愛農知農為農”新時代高素質農牧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形成了系統化、具有農牧特色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并獲評“全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50強”。
思想引領,激發學生“三農情懷”
學院堅持“大思政”理念,全面開展“全員育人”。建章立制積極鼓勵班主任輔導員開展相關工作,優化思政工作隊伍配備、提高知識結構和學歷層次,充分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傳播者、過程實施者、環境協調者的重要作用,為工作推進保駕護航;建立責任清單,根據立德樹人總體要求,結合教職工不同的工作屬性、內容范疇、服務對象,建立富有差異性和針對性的育人責任清單;建立考評反饋機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嚴格執行教師課堂文明規范、學術誠信規范等,打造高素質的專業教師團隊和管理服務團隊,讓學生感知“三農”、了解“三農”。
學院鼓勵教師打破學科和專業限制,以培養大學生價值選擇能力為目標,共同開發了“獸醫文化”等9門專業文化教育通識課程,強化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動物防疫、人畜共患病等專業知識的學習。近5年來,學院開展各類“三農”主題講座近50次,開展90余次主題實踐活動,一名學生被團組織表彰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一名學生被團組織表彰為“踐行工匠精神先進個人”、一名學生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
協同推進,培育學生“三農情懷”
學院立足“三全育人”總體思路,加強頂層設計,明確目標方向,畫出施工圖,找準著力點,建立由多主體參與、齊抓共管、協作聯動的長效機制。整合教育資源,強化協同攻關,形成系統合力,構筑學科思政、課程思政、文化思政、網絡思政、日常思政“五位一體”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實效。在育人體系上,著力實現目標、內容、渠道、隊伍的相互協同;在育人形態上,著力實現育人資源和育人模式的相互協同;在育人環節上,積極發揮后勤工作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在育人環節中的作用,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學院各處室、中心圍繞“三全育人”,調整工作思路,在原有部門職責的基礎上,主動思考如何融入“三全育人”格局,健全十大育人體系。梳理面向學生的各類服務崗位所承載的育人功能和存在問題,從制度上強化育人要求,明確育人職能,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制度,對發現的問題各個擊破、逐一整改。在繼續開展“學風建設”“課堂文明建設”等專項行動的基礎上,開展成長導航工程、素質提升工程等,加大家校聯動力度,拓寬了覆蓋面。
文化打造,淬煉學生“三農情懷”
學院建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利用好、挖掘好各傳統文化節日節點、地方特色和學校傳統,開展具有農牧特色的系列文化教育和宣傳活動。加強網絡陣地建設,構建校園網絡新媒體矩陣;加強學生網絡文明素養教育;鼓勵思政隊伍創作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豐富網絡內容,強化正面輿論供給。
學院加強系統設計,開展學校傳統、牧院精神、校風校訓系列教育,重點打造“農字頭”和“牧品牌”校園文化和體育活動,創作和展示特色文藝作品。各二級學院結合專業打造學生活動項目,形成了“一院一品”文化品牌。動物醫學院強化學生公共衛生安全、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動物保護意識教育,打造的“中國好獸醫”獲得2018年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最具影響力好項目”。
典型示范,厚植學生“三農情懷”
學院充分發揮好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示范帶頭作用,建好該“樣板房”,整合各方資源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由全面推進到精雕細琢,進一步發揮“黨團企”三聯系等主題活動育人作用,重點打造“叫好”“叫座”的育人品牌。先后培養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中國優秀企業家等一批優秀畢業生。
學院大力推進校內“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學院(單位)、示范團隊、示范崗位建設,鼓勵各二級學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全面調動全體教職員工育人積極性,打造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實現“三全育人”工作在全校范圍內推廣,形成了“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局面。(鄭義 榮甲 明珠 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