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肩負著為黨育才、為國育人的重要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边@為高校黨建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淄博職業學院啟動實施黨建領航工程,以黨建謀大局、促新局、筑格局,推動黨的建設和“雙高計劃”建設同頻共振、同向同行,實現黨建引領下的“雙高計劃”學校高質量發展。
發揮黨委核心領導作用 謀“雙高計劃”發展大局
淄博職業學院黨委立足于建設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院校這一大局,充分發揮核心領導作用,持續加強黨對學院工作的全面領導。
把方向管大局。分析研判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作出的最新部署,深入解讀《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精神,緊密結合學院的基礎與優勢,科學謀劃2023年階段性目標與2035年終期目標,繪就全面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的發展藍圖。建立“學習+三進三走”機制,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系統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實、走心。黨委班子成員帶頭學習、研討、調研、實踐,將黨的建設與“雙高計劃”建設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以黨建引領“雙高計劃”建設實踐。構筑“黨建 +兩雙兩考”格局,把基層黨組織建在專業群和重大項目上,強化教師黨支部書記黨建帶頭人、專業帶頭人“雙帶頭人”培育,實行黨務工作者職稱、職級“雙線晉升”,實現黨建考核與績效考核充分融合,以黨建推進業務開展。
強思政促落實。學院成立黨委書記、院長任組長,黨委領導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的“雙高計劃”建設項目領導小組,圍繞 “一個加強,四個打造,五個提升”十大改革發展任務,布局實施黨建領航工程、人才培養“四最”工程、鑄臺強技工程等十大工程。通過狠抓思政建設、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強力推進專業群發展、培養模式改革、服務能力提升、內部治理現代化等一系列創新實踐,全面提升建設發展水平。實施“思政+三年行動計劃”,持續開展“思政工作提升年”“思政工作創新年”“思政工作深化年”主題活動,強化“三全育人”,推動“全員思政”。推進“雙融合雙對接+雙推雙創”,思政課程融合課程思政,專業教學融合思政教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對接專業系院,思政教師對接專業教師,推進思政課程創新,推進課程思政創優,深化專業思政建設。構建“文化+工匠精神”體系,實施齊文化“一課兩庫三平臺”育人工程,建好用好包括《稷下論叢》、稷下論壇、稷下學術沙龍、《稷下茶座》、稷下故事匯、稷下課堂、稷下學社和齊文化體驗館在內的“七稷一館”項目,深挖厚植齊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培育打造工者崇精、商者重信、醫者仁心的校園品牌文化“匠心文化”。
破困局解難題。直面制約學院“雙高計劃”建設的突出矛盾,聚焦學院改革發展的關鍵問題,強化學院黨委的核心領導作用,將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辦學治校全過程。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帶頭干,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明確黨委書記、校長重點突破事項清單。黨委書記牽頭中德智能制造學院重點建設項目,探索以混合所有制形式與山東萊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學院,創新智能制造類專業中國特色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在打造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命運共同體上帶頭突破。院長牽頭績效分配改革重點建設項目,統籌《績效工資分配實施方案》《“雙高計劃”項目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等制度修訂,對在“雙高計劃”建設、部省職教高地建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等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重要工作中作出特殊貢獻的人員,加大職稱評審、年度績效考核獎勵權重,確?!半p高計劃”建設、職教高地建設任務落地落實落細。力爭在構建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制度,形成可復制模式上走在前列。
融合黨建激發發展動能 促內涵建設新局
學院黨委以“雙高計劃”建設和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為契機,始終統攬內涵建設大局,以黨建促發展、應變局、拓新局,激發學院發展新動能,聚力推動內涵發展實現新突破。
聚焦需求調優專業設置。學院以“融入區域經濟發展,瞄準人才需求市場;專業鎖定市場走勢,培養跟蹤就業崗位;把握高職發展前沿,樹立質量立校觀念;突出高技能教學特色和國際型人才培養特點;建立高效運行機制,優化辦學效益,爭創全國一流職業學院”為辦學指導思想。緊緊圍繞省市產業發展重點和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調整優化專業設置?,F設置的機電、電子、化工、汽車、醫藥衛生、物流、生物制藥等專業大類,以及著力打造的電氣自動化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醫養健康3個高水平專業群,智慧快遞、財經金融、高端化工、生物制藥、裝配式建筑、新一代信息技術6個骨干專業群,影視動漫、涉外商貿、藝術創意3個特色專業群,基本覆蓋了省“十強”產業和市“四強”產業,形成了以工為主,商為特色,工、商、醫、藝等各類專業群有機結合的辦學格局。學院積極落實省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有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校地融合發展戰略,先后與周村區政府、桓臺縣政府、淄博經濟開發區簽訂校地融合發展協議。
突出高技能人才培養特色。學院確立了“兩個深入”“四個融為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即深入學生了解學生需求、深入企業了解企業需求,把學生就業競爭力與發展潛力培養融為一體、學生工作與教學工作融為一體、職業素質養成與職業技能培養融為一體、課外與課內培養融為一體。堅持以培養面向生產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以學生職業道德和技能培養為重點,大力推進教學改革,構建形成了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要求,充分發揮國家“雙高計劃”學校引領示范作用,積極推進中職、高職、本科的有效銜接,系統化培養技術技能人才,逐步形成高職與技師合作培養、“三二分段”培養、五年一貫制、“3+2”專本貫通分段培養的多層次人才培養格局。學院現有高職教育與技師教育合作培養試點專業2個、“三二分段”培養專業14個、五年一貫制專業5個、“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專業4個。通過系統化培養,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升,近5年來,學生在全國、全省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達500余項,總體就業率均在98%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均在95%以上。
推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學院堅持以市場需求為起點,以技術應用為導向,以產業學院建設為依托,以應用型科研為基礎,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積極構建校企命運共同體。推進“雙百進校園”“教授博士企業行”。每年面向全國知名企業,選聘100名企業家、100名工匠大師擔任“產業教授”“技術特派員”,定期為師生講授應用性、實踐性課程,傳授企業文化和工藝技能,參與專業建設和科技研發,指導學生就業創業,實現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動態融合。同時發揮學校人才智力優勢,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組織教授、博士等高端人才根據專業方向,通過掛職、兼職、擔任技術顧問、設立派駐企業工作站等方式,組建教學與研發一體化團隊,參與企業流程再造,協同開展科技攻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促進企業技術進步與產品升級。建設高水平產業學院(協同創新中心、工程技術中心)。契合高端產業與產業高端需求,依托專業群,對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國家戰略新興與區域支柱鏈式產業集群,聯合西鐵城(中國)精密機械、北汽新能源、華為等行業領軍企業,按照“面向產業、服務發展”原則,遵循“依法依規運營、資本保值增值、多方利益共享、創新驅動發展、協商共治辦學”理念,共建魯中醫療和制藥裝備、新能源汽車等12個產業學院(協同創新中心、工程技術中心)等高水平產教融合平臺,形成職業教育的利益共同體、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同盟軍。
加強黨的組織保障功能 筑黨建共促格局
學院黨委充分發揮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組織號召力,持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的發展環境。
持之以恒強化組織建設。學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制定出臺《黨委議事規則》《院長辦公會議事規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辦法》等,定期召開黨委會、院長辦公會,科學民主決策學院重大事項。出臺《系(院)黨政聯席會實施辦法》和《系(院)黨組織、機關(教師)黨支部、學生黨支部工作指導標準》,扎實推進標準化建設。實施骨干提升計劃、先鋒引領計劃、熔爐淬煉計劃、兜底保障計劃、功能互促計劃,扎實推進過硬支部、示范支部建設,獲評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1個,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培育創建單位1個,省高校系統先進黨支部1個、先進基層黨組織1個,學院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更加彰顯。
持之以恒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學院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有關規定,選拔任用、調整配備干部。出臺《干部隊伍建設三年規劃》《干部教育培訓三年規劃》,定期組織優秀中青年干部赴浙江大學、青島大學進行現場培訓和參加“管理創新和能力提升”專題網絡培訓。出臺《關于進一步激勵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實施意見》,不斷強化對干部德能勤績廉的考核,并作為獎懲、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以嚴謹務實的舉措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有為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持之以恒強化紀律和作風建設。學院將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納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每學年專題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兩次以上。每年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黨委主要負責人與各部門簽訂責任書。在學院辦公平臺設立“廉政教育”專欄,線上線下立體化開展廉潔自律教育。對全院教科研、財務、招生等10個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人員的廉政風險點進行專項排查,并建立責任清單隨時跟進。以服務師生為宗旨,建立聯系系院、班級、學生制度,每學年深入一線調研了解情況兩次以上。出臺《關于加強作風建設監督檢查的暫行辦法》《教師院內申訴辦法(試行)《學生申訴管理規定》,以嚴實作風糾正“四風”問題,時刻關注師生權益。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學院以黨建領航,以黨建抓班子、帶隊伍、強機制、優服務、促發展,全面激發學院教職員工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將全體師生凝聚到黨的周圍,推動了學院各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學院先后獲批“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國家示范校優秀建設單位、國家優質校、全國診改試點校、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文明校園等一批國家、省市級榮譽稱號,獲得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入選“全國高職院校教學資源、服務貢獻、國際影響力50強”和“亞太職業院校影響力50強”。(張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