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所學校的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2017年,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憑借出色的辦學成果成功入選首批浙江省中職名校建設單位。面對新征程,學校凝心聚力再出發,積極探索“融”教育文化。
“‘融’始于‘容’,彰顯中華民族包容與兼容的特性,‘融’趨于‘和’,強調一種和諧的完美狀態,作為‘雙主體’育人的職業教育,多元共‘融’是職業學校的生存之道。以此為遵循,學校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融’文化貫穿項目建設中,學校發展煥發生機活力。”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樓夢紅校長娓娓道來。
“融”文化背后所蘊含的創新思想和開拓實踐給人生動啟迪,值得分享與借鑒。
凝聚合力,創新五“融”特色文化
學校以地域文化為根基,把握職業教育特點,創新“融合地域文化、融入職教文化、融結校園文化、融通企業文化、融匯制度文化”的五“融”特色文化。
地域文化為基,融學業和創業于一體。寧波商貿文化源遠流長,學校成立創新創業教育指導中心,以“創新、創業”為主線,制定了具有寧波特色的融創人才培養實施方案,編寫了《學生創新創業教程》,制定了《學生專業創業教育的實施細則》。通過創業經驗交流會、創業計劃書大賽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建立“匠心智創空間”、融創園、藍鳥創業工作室等校內外創業基地,為學生搭建實戰平臺。使學生專業有特長、就業有優勢、創業有基礎、發展有空間。
創新傳播模式,融入職教文化。學校不僅有智慧校園網、學校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還有各色板報、宣傳窗以及企業、園區等教育新陣地。有了平臺和陣地,觀念更新、師生交流更順利。教改中,通過“雙師”交流、“雙責”交叉、教材交融、實踐交匯等,不僅充分運用校園新老媒體平臺,還借力社會資源,讓學生所學更接地氣,更實用。
擦亮社團品牌,融結校園文化。學校以“企業家大講堂”、班級特色項目等為項目載體,結合專業品牌文化,開發設計了一系列校園活動。學校擁有近百個各具特色的學生文化社團,在演講比賽、辯論賽等社團活動中,學生對接企業文化,比如,與校企合作的單位攜手舉辦“變廢為寶”活動,學生利用零碎面料制作的手提袋,成了活動中饋贈客人的小禮物。
打造仿真環境,融通企業文化。在校企合作的新一輪改革中,打造“零距離、全仿真”的育人氛圍,校園的“融”教育文化游廊,“融智閣”教工之家,“融創園”創業一條街等地標位置,都有明顯的企業痕跡。實施實訓室“7S”管理制度,并推出早自修3分鐘的教室“微整理”,突出了對誠實守信、負責敬業、安全協作、環保生產等意識的培養。將學校教學形態與企業生產形態融為一體,專業群的課程體系、課程目標、教學內容、評價標準都由校企共同制定,學校教師與企業師傅共同承擔教學任務,共同管理、評價學生。推出以企業理念、企業文化、職業道德等為主題的各類講座,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職業心態、專業知識等多方面理念融合,與在校師生形成了良好的教學互動。
“四導師制”全國首創,融匯制度文化。學校在全國率先推出“四導師制”,通過選聘優秀教師和企業技師,共同組建“成長指導導師、課程選擇導師、專業選擇導師和就業指導導師”四類導師團隊,對中職學生培養產生深遠影響。成長指導導師負責導德;課程選擇導師主要導學;專業選擇導師主要導能;就業指導導師導業,引導學生規劃職業。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融”文化,融出了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的文化育人體系,使得各類資源攥指成拳聚合力,推動學校乘風破浪、再創佳績。
激發活力,“三”滿足成效映現
經過不斷創新、錘煉、實踐,學校“融”文化效應已經顯現,以“融”促教,滿足了學生專長發展需求;以“融”創新,滿足了技能強國人才需求;以“融”破難,滿足中職教育發展需求,人才培養煥發澎湃活力。
以“融”促教,滿足學生專長發展需求。近年來,學校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在賽場、考場、市場與職場中交出了滿意答卷。他們中有各種出類拔萃的能人,有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或自主創業,或成為某一行業的領軍人物,或專注于某門手藝,成為工匠精神的傳承人,顯著成績的背后是對“融”文化的各種創新。
其中,管理機制“融導”,學校為每名學生配備了4位導師,即“成長指導導師”“課程選擇導師”“專業選擇導師”“就業指導導師”,分別從自我成長、課程選擇、專業選擇、就業選擇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指導,實現多方全員育人。課程改革“融擇”,積極推進選擇性課改,以“動靜結合、就業與升學并重、尊重個體、由點及面”為原則,分階段地為學生提供多次選擇的機會。管理平臺“融智”,將教學平臺與招生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等融合,開通騰訊智慧校園平臺;建立包括基礎信息管理、學生獎懲管理、勤工助學管理等十四大模塊的核心素養評價體系。
以“融”創新,滿足技能強國人才需求。為向“技能強國”建設輸送更多優秀人才,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學校積極探索跨界融合、協同育人教學管理模式,跨界融合校內外教育教學資源,邀請60多家高校和企業成立“跨界協同創新中心”,著力構建校企共育創新型人才模式,提升創新創業質量,實現了多方共贏。聯系校外20多家科技創新企業為實踐基地,促進產、學、研、訓的有效融合,形成開放、互動、生態的校企協同創新教育的新機制。
近年來,學校共有625項創新項目在市級以上獲獎,55項獲省級以上大獎;在2018年“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業創效大賽中獲得浙江僅有的兩項特等獎;千余名學生獲得各級各類創新創業比賽獎勵;學校獲國家專利33項,其中全國發明專利1項。
以“融”破難,滿足中職教育發展需求。針對中職教師培訓存在的“實踐經驗虛、信息交流空、在崗進修難、技能提升慢、發展平臺少”的“五難”,學校開展了“五進”式校本研修模式的實踐與研究,組織教師“進企業實踐、進協會交流、進高校進修、進賽場競技、進工作室鍛煉”,以“五進”破“五難”。近年來,學校先后培養了特級、正高等名特骨干教師12人;“五進”師訓模式成果在國家級別論壇交流6次,被7所中職學校借鑒。
未來,寧波市鄞州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持續深入推進“融”文化育人工作,為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作出應有貢獻。(王亞達 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