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吉首市民族幼兒師范學校創新發展之路
吉首市民族幼兒師范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彭越
學校苗鼓隊參加吉首國際鼓文化節活動
職業教育緣何辦得風生水起,既是得益于黨和國家的政策引領,也是得益于職業教育引領者的不懈追求,湖南省吉首市民族幼兒師范學校(以下簡稱“吉首幼師”),就是一所引領湘西職業教育發展的中職名校,一顆閃爍在湘西職業教育領域的璀璨明珠。
如何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吉首幼師在創新發展中,始終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己任,實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據統計,學校已培養學前教育專業人才14492人,湘西自治州絕大多數幼兒園教師均畢業于吉首幼師,全州有400多家幼兒園園長都來自吉首幼師。在渝鄂湘黔四省市邊區,吉首幼師長期名動三湘、聲譽遠播。
人們都說:“一個好的校長就是一所好的學校。”吉首幼師正是在學校開拓創新、勤政務實的領導集體和全體教職員工的辛勤耕耘中,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為湘西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成功經驗——
做好職業教育是吉首幼師人的追求
吉首幼師坐落在湘西州府,成立于1986年,原名吉首市民族幼師職業中學,學校從原來只有一個專業、兩個教學班,發展成為一所職業教育的品牌學校。
吉首幼師的崛起,還要從這所學校的領導班子說起。1986年,彭越從長沙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畢業,便回到湘西當了一名教師。34年間,他始終堅守在教育教學一線。2014年,彭越挑起了學校校長的重任,憑著扎實的工作、豐碩的實績,贏得了全體師生的信任和組織的充分肯定。他擔任校長后,堅持深入教學課堂、實訓現場,參加指導實訓教學,成為“雙師型”教師的典范。
談到吉首幼師的發展,彭越校長深有感觸地說:“擔任吉首幼師的領導工作,是組織的信任與重托,教書育人是自己一生的追求,更是帶領學校實現跨越發展的無悔選擇。”
每當看到一批批優秀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每當學校實現一次次的跨越發展,這所學校的廣大師生就充滿了無盡的歡樂……
一塊塊獎牌就是廣大師生的辛勤汗水
為什么說吉首幼師是引領湘西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風向標?這是因為這所學校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己任,在創新發展的7年間,學校領導班子帶領全體教職員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創新、砥礪前行,摘取了一個個國家殊榮。“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全國最具就業競爭力職業學校”“全國職業院校傳承創新民族文化示范點”……一塊塊沉甸甸的獎牌,凝聚成了湘西職業教育的旗艦,匯聚成了一屆又一屆全體師生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實現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就要立德樹人。7年間,吉首幼師以思政課為主陣地,以實體活動為主載體,把德育融會在各科教學和各類活動中,是彭越校長的創新之舉。學校廣泛開展歌詠比賽、演講比賽、文藝匯演、校園藝術節等特色活動,培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高尚情操,讓學生成為有品德的現代手藝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5年,學校被評定為“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實驗基地”。
——引領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就要開拓創新。近年來,吉首幼師以敢為人先、勇于改革的創新精神,成功構建了“園校一體”“校中廠、廠中校”“專業+旅游公司+景區”“真實任務+項目實訓室+公司”等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了下崗職工培訓與農民工培訓結合、職前教育與職后教育結合、長班與短班結合、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結合的多元化辦學格局。學校因此榮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示范(院)校”稱號。
——打造職業教育品牌就要“追求卓越”。近3年來,學校青年教師參加省以上“信息化教學大賽”“專業教學大賽”“專業技能大賽”以及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等活動,有8人獲一等獎、15人獲二等獎、24人獲三等獎。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專業技能大賽”“黃炎培職業教育創業規劃大賽”“職業院校創新創業創效大賽”“中職文明風采大賽”,先后有12人獲一等獎、25人獲二等獎、33人獲三等獎。
學校現有“雙師型”教師達116人,省州級以上優秀教師和專業學科帶頭人24人。學校被授予“湖南省職業院校教學管理強校”和“學生管理強校”稱號,成為全省500余所中職學校中同時榮獲上述兩項榮譽僅有的3所學校之一。
——實現職業教育跨越發展就要服務全局。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學校圍繞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設專業,緊扣學生脫貧致富能力調課程,聚焦學生構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等高效運行機制,讓學生學有所得、技有專長,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力軍。
學校自成立以來,已培養中等技術技能人才24562人,培訓社會需要的各類人員82468人,為助力湘西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處處皆楷模
走進吉首幼師學校,校門口的石碑上鐫刻著這樣的校長寄語:“教育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工作無貴賤,行行出狀元。蹲下身來看學生,靜下心來干事業,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寄語中還對學生給予厚望:“健康快樂成長,崇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日漸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健體、學會感恩、學會生活,綻放出人生絢麗的光彩!”
多年來,吉首幼師的黨政領導集體對待教師秉持仁愛之心,千方百計為教師排憂解難。一名教師家里遇到困難,學校領導帶動全校教師捐獻2.8萬元;對待年輕教師,因為地處城郊接合部,經校委會研究決定:為年輕教師修建一棟30套兩室一廳的“公租房”,讓年輕教師安心工作。2019年度湖南省“芙蓉名師”評選,吉首幼師1人獲此殊榮。湘西自治州首次評選“湘西職教名教師”,吉首幼師就有3人入選。近兩年來,湘西州中職學校正高級講師評審通過2人,全部都是吉首幼師教師。
在這所學校,每當學生入學,學校領導都會親自迎接并為學生提行李。在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上,學校領導站在國旗下,把“牢固掌握專業技能”作為重點強調,要求教師對學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幼師172班學生文琴說:“校長對我們的生活很留心,飯菜合不合我們的口味,常常親自檢查。”
有很多學生說,特別是面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從學校領導到教師做了很多細致的工作,我們都為之感動,感謝學校的培養,感謝學校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讓我們的人生得到了一次永不忘懷的歷練……
堅守與躬耕是始終不渝的追求
總結吉首幼師的辦學經驗,廣大教師這樣說:校長是制度的制定者,更是維護和執行制度的領跑者。要求教師做到的,自己一定要首先做到。在吉首幼師,“5+2”、“白+黑”、節假日堅守教育崗位,是全體教職工的常態。這種堅守與躬耕,成為每一名教職員工始終不渝的追求。
據師生們講,勤政、務實、開拓、創新是吉首幼師優良的傳統和工作作風,他們對待工作從不敷衍、從不懈怠。
彭越校長飽含深情地說,做一名職校校長如果不了解市場需求,就不是一名好校長。于是,學校將教育學生的主體分層為:任課教師—班主任—處室主任—校長。“蹲下身子看學生”,對任何一名學生都不離不棄,就是吉首幼師人的使命與擔當。
近5年來,由學校領導擔任主編等編寫的《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保教知識與能力》等3部教材先后公開出版發行。同時,“學前教育專業園校一體城鄉互動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基于土家族苗族獨特技藝改革研究與實踐”兩項課題,獲湖南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評比二等獎,還有《精準扶貧首當發展職業教育》等8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或獲獎。
湖南省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對吉首幼師參與編寫的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材這樣評價:“教材既體現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試行)》和《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的要求,又體現了湖湘本土特色,對提高湖南學前教育科研和教學水平,提升湖南學前教育在全國的地位,以及培養出一批師德高尚、專業理論厚實、專業技能嫻熟的幼師人才,具有極大的作用。”
什么是湘西職業教育的引領者?近年來,吉首幼師在彭越校長的帶領下,成功創辦了全州僅有的國家中等職業改革發展示范校和湖南省卓越中等職業學校,學校還成功建成了渝鄂湘黔四省市邊區極負盛名的中職學校、辦學質量高水平的中職學校、鄉村振興貢獻力突出的中職名校。現在,吉首市民族幼兒師范學校就是職業教育的引領者和示范者,在廣袤的湘西大地上續寫著更加燦爛的嶄新篇章……(朱安松 金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