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譜“義汶”情
8月5日,淘寶直播平臺間內,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義烏工商學院)和汶川電商學院的四名學生同屏直播,開展了一場跨地域的直播,一同為汶川和義烏“三農”產品打“call”。
當日19時,在青巖劉的直播間里,來自義烏工商學院的大二學生凡子鵬正反復調試直播間內燈光的角度。“一場好的直播不僅靠臨場表現,還需要做好充分準備,例如燈光打得好不好,直接影響產品的呈現效果,從而影響顧客對產品直觀的喜愛度。”凡子鵬一邊調試一邊說。“桃形李,這里可有一個典故,大家可得聽仔細,傳說……”直播間另一邊,來自工商學院張哲正左手拿著講稿,右手拿著李子,不斷練習著產品的介紹,張哲說:“利劍須磨,只有做足了準備,才能呈現出一場完整的直播。”
據了解,這場直播是義烏工商學院與汶川電商學院進行的首次同臺直播,也是兩校學子一對一結對互助成果的一次檢驗,更是高職院校新時代“互聯網+”團學活動一次新的嘗試和挑戰。
直播20時正式開始。“我們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是我們汶川的一款精致李子,它吃起來味道甘甜,直播間的寶寶可以看一下,它的汁特別多……”直播一開始,來自汶川電商學院學生卓瑪措與李昌磊便在直播間極力推薦汶川的李子。另一邊同屏的凡子鵬與張哲也一個勁夸贊說:“我們剛剛品嘗了一下,別看它外表是綠色的,但是咬下去后汁水很多,味道特別甜……”直播間內,兩校主播相互配合,共同為汶川、浦江等縣市的農特產品打“call”。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直播就是把酒吹出來的那股春風,將好東西帶給大家,通過這次合作,感覺到來自汶川的朋友非常可愛,看到我們一起合作推薦各種農產品的時候,會有一股感動。大家也通過相互交流,增加了自己的直播經驗。”凡子鵬說。
近年來,義烏工商學院幫扶阿壩師范學院共建汶川電商學院,按照“一年建電商班,兩年建電商專業,三年建電商學院”的思路目標,采取“1+1+1”人才培養模式,一對一結對汶川電商學院的創業學生,組建線上創業小組,形成東西協作、東智西輸的“同學同創”模式。通過日常交流,義烏創客們能夠快速地了解汶川學子遇到的電商問題,共議解決對策,切實推進三農服務,助力解決當地困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下一步,義烏工商學院將繼續探索促進兩地學子互助成長的創新交流活動,組建脫貧致富的生力軍隊伍,激勵更多鄉村振興戰略踐行者,助力“黨建+電商”“政府+高校”四方協同精準扶貧的“義汶模式”新發展。(王姝儀 童薈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