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月,“上普高”還是“上職高”成為每個初中畢業生及家長面臨的重要抉擇。過去,不少人認為讀職高意味著求學生涯走到盡頭。事實上,職業教育早已經不是“斷頭路”。除了原有的單考單招、3+2外,近年來還陸續推出2+3、五年一貫制、中高職專本銜接班,架通了高職生通往本科甚至考研之路,且比例不斷擴大。溫二職專2018級學生在今年專升本考試中本科上線率達到96.15%。
如何選擇“上普高”還是 “上職高”,這取決于個人和社會兩大因素。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既表現在學業水平上,也表現在能力和興趣差異上。選擇讀普高還是職高,只是兩種不同的學習模式,最終目的還是為走進職場做準備,因此學生要根據自身特點,包括學業水平、興趣愛好、職業規劃及發展意愿等方面作出選擇。
在“不唯學歷憑能力”的社會大趨勢下,順應潮流、揚長避短,是選擇的唯一考量。這體現在職高高考的文化課難度要比普高高考低這一優勢上,主課只有語數兩門,對于很多擅長某一專業技能但文化課不突出,特別是偏科的學生來說,職高高考是敲開大學之門的法寶。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家教育政策的整體部署,職高和普高招生將繼續往1:1的比例發展,未來肯定會有一半的初中生要走進職高。這是正確引導初中畢業生合理分流、優化我國教育結構的科學舉措。而進入普高學習的學生,未來也只有一部分人能進入大學本科,因此其余這部分經過普高學習最后又進入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與職高學生的發展是殊途同歸的,但盡早進入中職學校學習的學生優勢將更加明顯。
對于職高,很多家長都存在一些偏見,覺得讀職高不體面,大家都削尖了腦袋往普高擠。這其中,有家長顧及面子的因素,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長對職高的不了解。其實相對于普高,職高更側重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就如溫二職專的學生,他們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在世界溫州人大會、市政協會議、溫州市春晚等活動現場有攝影專業的學生承擔著拍攝錄制工作;在兄弟學校的文藝匯演、溫州市創博會現場有形象設計專業的學生承擔著化妝造型的工作;在每年溫州市中考體育考試的現場有體育特長生承擔著志愿服務者的工作……他們的職業態度、專業技能,讓很多人贊口不絕,很驚訝這是職校的學生。
所以中考成績在普高線上下的學生,究竟是上普高還是上職高,這是一個很關鍵的選擇。
育人方式千千萬,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學生和家長在選擇上要更加理性,更加務實,既要充分考慮個人因素,也要注重社會提供的機會和資源;既要保證學習質量,更要為自己的長遠發展選擇一個真正合適的教育。不是只有讀普高才是最好的,也不要小看職高教育,只有按照自身實際情況選擇教育方式,才能把個人優勢最大發揮出來。
也許職高不是你理想的學校,但當你真正了解學校后,你會發現這里也是一個美麗的港灣。(王佩佩 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