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全面推進黨建工作紀實
近年來,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著力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教育引導師生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將黨建工作優勢轉化為學校發展優勢。學校也由此成功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步入了內涵式發展的“快車道”。
高舉旗幟,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抓住“一個根本”。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性建設始終擺在首位,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徹到學校黨建工作的方方面面,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建立“第一議題”學習制度,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每次黨委會“第一議題”,通過精神宣“講”、課堂學“講”、實踐研“講”構建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體系。
貫穿“三根線條”。貫穿全面從嚴治黨“主線”,堅持每半年專門聽取一次班子成員落實分管責任和“一崗雙責”情況匯報,每年對內設單位科級以上干部全覆蓋開展政治生態體檢和履職情況約談。堅守意識形態“紅線”,建立意識形態工作通報和定期分析制度,每月、每季度專題研判意識形態工作。架設黨風廉政“底線”,建立部門廉政風險檔案和內部監督機制,完善黨員領導干部廉政檔案信息,形成三級監督網絡體系。
建立“五大機制”。建立決策機制,修訂完善黨委會議事規則、校長辦公會議事規則、“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形成《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工作手冊》。建立運行機制,為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有效運行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報告機制,要求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在民主生活會、述職評議、年度工作總結中報告個人執行情況。建立監督機制,堅持每年將年度重點任務分解到領導班子成員和相關部門,明確完成時限并向全校公布自覺接受師生監督。建立激勵機制,出臺《校屬單位目標責任考核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等制度,提高師生推動學校改革發展的積極性。
固本強基,堅持把抓好黨建工作作為學校辦學治校的基本功
實施黨建“標準化”建設,種好“責任田”。破難題壓責任,較早地把直屬黨支部建在職能處室、二級黨支部建在教研室,實現黨建與業務、學習等工作深度融合。立標準建清單,分別圍繞黨的建設的5個維度構建了目標標準、執行標準、評議考核標準等50多個標準,并分類建好黨建“幫扶清單”“督查清單”“目標清單”,細化聯系、指導、幫扶師生黨支部工作內容。強指導提質量,制定“三位一體”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手冊》,實現了基層黨組織活動的標準化、過程化、常態化管控。
實施黨建“平臺化”建設,當好“帶頭人”。搭建學習平臺,通過內請外送、內動外聯等多種方式開展校內業務知識和綜合能力提升培訓30余期;在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建立干訓基地全覆蓋培訓各級黨組織書記500余人次。搭建研究平臺,每年劃撥專項經費開展黨建理論及基礎應用研究,構建了從校級到國家級別的黨建課題申報及研究體系。搭建信息平臺,利用“互聯網+黨建”新理念搭建黨支部活動“紀實系統”,把黨建工作由“虛”做“實”。
實施黨建“精細化”建設,做好“育林員”。“一個指南”強化入黨啟蒙教育,編印《重工學子入黨指南》,對大學新生思想上早吸引、理論上早普及、行動上早培養?!耙淮蠡亍碧嵘h員教育實效,每年選派學生黨員分赴白公館、渣滓洞、紅巖魂陳列館等基地擔任志愿者、講解員,用黨的光輝歷程、優良傳統堅定學生黨員理想信念。“一種模式”端正入黨動機,探索實踐“播種”教育、“催芽”培養、“育苗”考核“三階九步法”入黨模式,嚴把大學生入黨關口。
立德樹人,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
以體系建設為重點,聚集思政教育合力。組織領導到位,建立學校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委員會和各二級學院工作小組三級領導機制。頂層設計到位,構建全員思政教育“崗位”體系,形成全校師生共同參與的以立德樹人為中心的“三圈三聯動三融合十育人”三全育人新格局。激勵機制到位,建立輔導員績效考核崗位“五級十三檔”制度,實現了輔導員職務、職級和職稱“三線”晉升、分級管理。
以改革創新為抓手,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深化思政課程改革,通過翻轉課堂、名師在線推薦等方式,開展“學生說學”“學生上講臺教師變聽眾”等活動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課堂吸引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將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各專業課堂、實踐實訓,穩步推進“課程思政”全面落實落地。搭建網絡思政平臺,整合“兩微一端”、大屏幕、??蟮让襟w,建立學校融媒體中心,實現思政教育多維度全覆蓋。
以文化育人為特色,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樹立“踏實為人、用心為事、積極為業”的“三為”育人理念,構建了“三階遞進、四位一體”文化育人模式。建立校企“雙導師”制,實施校內外協同育人,實施學生“海外交換生”項目推動境內外協同育人。成立我國教育系統首家全國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研究院,開設重工幸福課堂,創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文化育人建設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級別成果二等獎、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秦傳江 謝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