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建設紀實
人臉識別、身份核實、測溫驗碼、錯峰上學、分散就餐……自從4月中旬分批返校復課以來,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寧波行知中等職業學校上演。看似繁雜的流程,師生們卻習以為常。早在2018年,寧波行知職校就依托釘釘云平臺,順利啟用師生釘釘人臉考勤系統,這是該校推進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行進在率先高水平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征程上,高標準普及教育信息化是“排頭兵”。對于寧波行知職校而言,學校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未來學校教育發展能否站上制高點。于是,一個集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模式為一體的智慧校園建設在該校徐徐展開。兩年后的今天,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得益于校企共創的智慧化應用,寧波行知職校“未來學校”雛形已呼之欲出。
疫情大考下
在線教學交出高分答卷
屏幕那頭,教師費杰給出一個樣圖,學生現場完成并立即上傳作業,隨后他在釘釘群里發起一場視頻會議,在線對學生作業進行點評。費杰平時負責建筑裝飾集訓項目,受疫情影響,“停課不停學”期間,技能集訓也轉至線上進行。自2月10日起,寧波行知職校的教師們紛紛開啟空中課堂,各專業系部也及時推出“一個專業一個方案”的統籌規劃和專業實施的具體課程安排。
雖然全課程實施在線教學的規模和頻次前所未有,但寧波行知職校的教師們對線上教學模式卻并不陌生。“早在疫情暴發之前,學校就與釘釘開展了長期合作,聯手搭建的智慧校園、空中課堂正好符合疫情期間的教學需求。”副校長張裕生介紹,“停課不停學”期間,該校集結起一支優秀教師團隊參與直播授課,推出了班級直播課、年級段聯播課、線上實訓指導課等,形式豐富。
而在此之前,為盡可能地實現在線教育與課堂教學同質等效,寧波行知職校對參與網上教學的教師進行了線上集中培訓,并開展了為期一周的適應性試播教學,只有考核合格的教師才能最終“上崗”成為“主播”。該校還組織了考核團進行隨機在線聽課,評出每個專業的優秀課,并將其推薦到面向全校學生的在線課堂。“這樣經過層層選拔、優中選優出來的直播課,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升教師的授課能力。”張裕生說,這些優秀的示范課也將成為促進年輕教師專業教學能力提升的優秀樣板課程。
得益于學校的快速響應和各系部的科學規劃,寧波行知職校的線上教學開展得有聲有色。教師們充分挖掘線上教學資源,通過釘釘直播授課、家校本傳作業、班級群答疑解惑等方式,將線上教學平臺運用得淋漓盡致,學生們也學得不亦樂乎。3月21日,該校實驗部還召開了“隔空不隔愛,家校共育傳溫情”主題線上家長會,圍繞居家學習、親子溝通、復學準備等話題,與近600名家長進行了云端分享與互動。這種新穎的家校互動形式也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專業化定制
智慧教學提升資源效用
如果將“停課不停學”當作一次大練兵,那么近兩年來的智慧課堂建設就相當于常規訓練,與釘釘開展的循序漸進的合作,使寧波行知職校的線上教學有條不紊、自成體系。寧波行知職校依托在線課堂和云平臺學習中心,借助釘釘移動辦公系統,為學生搭建起一個真正的線上學習、輔導、互動、交流平臺。
“過去各系部各自排課,容易形成課務信息孤島,遇到特殊情況時,教務處無法統一調換課程。”教務處主任章麗萍說。得知學校這一訴求,釘釘推出“校寶在線”,學校應邀參與共創,該系統不僅能全面支持選修課走班、必修課分層和跨科目合班等復雜教學需求,還實現了學生教學考勤數據實時同步、教師教學課時自動統計等個性化要求,能夠實現云端秒級排課和自主調課。章麗萍感慨地說:“‘智能+人工’對優質資源進行了合理配置和科學協調,有利于實現學生的課程均衡分配和教師資源效用的最大化。”
像這樣涉及智慧校園建設框架的內容,釘釘都與該校進行了多輪協商,盡可能實現學校的諸多訴求。為此,寧波行知職校成立了由校長裘宏山牽頭領導的信息化推進小組,校企合作定制智慧校園建設的專屬方案。如針對該校存在的溝通難、辦公協同效率低等問題,釘釘以云平臺為基礎,在架構上實現了人員信息共享、在線工作協同等功能,實現了優秀教學方式的有效沉淀,激發了教育創新力。
過去,教師成長數據監測難一直困擾著寧波行知職校,因為教師是實施課堂教學的主體,其教學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優劣。為此,學校攜手釘釘、氚云專門設計了“教師發展”模塊,對教師的教學任課、指導學生獲獎、教研參與度、課題研究等各項數據進行積分量化。對此,裘宏山說:“一旦教師業務發展出現嚴重失衡,系統就會給出預警信息,而量化積分情況則提供了針對性強化培養的方向。”
一方面,該校依托“云平臺”,力促名優教師、骨干教師面向全校學生開出網上課程和點播課程,致力于讓每位學生都能獲得優秀教師公平而有質量的專業指導;另一方面,各專業教研組也行動起來,分別組織開展“我的精品課堂”活動,鼓勵教師們精心設計在線課程、儲備豐富數字資源。烹飪專業就先后開發了西式烘焙、西式面點、中餐熱菜制作、中式面點等系列課程視頻。“視頻除了可以在課堂上隨時調取、投屏以進行教學示范,也方便了學生課后隨時觀看、復習。”裘宏山如是說。
智能化管理
未來學校生態雛形漸成
學生進出校園都要在門禁處刷臉識別,隨后校門口的數據大屏即時顯示學生的考勤數據,家長、班主任也會收到學生到校、離校的實時信息,如有特殊需要,家長也可以代替學生在線發起請假申請。在寧波行知職校,這樣的場景并不是疫情發生后才有的。早在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該校就在門崗處啟用了師生釘釘人臉考勤和智能門禁系統。學校黨總支書記黃華張介紹,系統還會根據不同學生類型和請假時間自動下發通行權限,并將相關信息發送到學生家長手中,這樣一來,學生的個體安全就更有保障了。
釘釘云平臺使學校的智能化管理日益走上正軌,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也更緊密高效。對于家長來說,可以及時聯系到班主任和任意一位班級任課教師;對于學校來說,各類通知、學生成績、作業任務等內容也能精準推送到每位家長手中。“家長還可以通過平臺查詢孩子的歷史成績,掌握其提升曲線。”有班主任表示,在釘釘上組建班級群,信息達到率比其他應用平臺上的要更高些,“Ding”的功能使得家長們或主動或被動地積極參與到家校互動中來。
考勤打卡、事病請假、訪客預約、公務出差、工資查詢……學校的各項常規工作也由線下操作轉移到云平臺線上操作,移動化辦公使學校的智慧管理更加便捷、高效,寧波行知職校也漸漸有了“未來學校”的影子。如在任務繁雜的總務部門,依托智慧管理,實現了移動報修、自動分配維修人員、維修后評價和自動統計工作量等,“原來繁復、不透明的工作得以流程化、數據化,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一舉多得。”黃華張說。
從各部門各自為政到依托云平臺實現全局統籌、集成管理,智慧化校園打破了物理校園的邊界,妥善解決了師生在教學、科研、管理和生活中的實際需求,使學校成為一個可以覆蓋網絡可達范圍的無圍墻數字化校園,寧波行知職校積累了智慧校園建設的寶貴經驗。如今,該校還在區域范圍內發起建立了“智慧校園建設發展聯盟”,實現了聯盟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進而達到了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優質均衡發展,融合智慧創新。(孫杰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