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從“困學”到“善學”辦學紀實
“90”“60”“30”是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今年交出的3份滿意答卷。“90”是指重點幫扶體系下,學生專業技能提高率高達90%;“60”是指技能考級一次性過線率超過60%;“30”是指首屆聯合培養本科學生考研達線率勇攀30%。而數字的背后蘊藏的是學校精準學業支持體系的創新實踐成果。
試點
“困學”中開拓新思路
在護理實訓中心,護理181班王福魁正在進行基礎護理技術訓練,盡管實訓中心已經陪伴他走過一年的學習生涯,本子上還記著密密麻麻的筆記,但他的護理課成績卻一直不見提高。“像王福魁這樣的學生不止一個,他們勤奮好學,但基礎薄弱卻是一處‘硬傷’,這會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造成影響。”護理專業帶頭人戴翠萍說。
針對這樣的情況,學校面向所有專業展開調研,適時提出了構建精準學業支持體系的設想,體系內涵蓋了重點幫扶、能力提升等四大模塊。護理專業成為首塊“試驗田”,而該專業的學生們也成了首批重點幫扶的受益者。
每當夜幕降臨,燈火通明的護理實訓室在漆黑一片的實訓園中格外耀眼。2018級護理班中40名學生申報了精準學業支持,他們每天18∶40至20∶20準時在教室中“開小灶”,而坐在他們旁邊的是“人體結構與功能”“基礎護理技術”課程的4位專業教師。“在上完一整天的課后,晚上還坐在教室總會有些疲憊,但學生們的熱情卻總能感染我。”教師張玉紅為學生一遍遍地講解基礎要點,親切、認真,在辛勞中享樂。
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一句句豁然到位的叮囑,在接近兩個月的時間里,師生同心同向同行,40名學生終于不負眾望,令學業支持計劃達到了令人欣喜的小高潮。在統計成績時,戴翠萍驚喜地發現,高達95%的學生成績都有了顯著的提升,較明顯的是來自護理181班的陳星,技能水平沖到了全班前10%。面對即將到來的護考,學生們自信又從容。
延展
“樂學”中鼓勵新突破
在護理專業試點成功后,學校積極總結經驗,出臺《學業支持工作管理辦法》,將計劃擴展到8個學院,并在重點基礎幫扶外,延展到計算機、英語等單項能力提升項目,轉本、考研等培育項目,提升了學業支持體系的廣度和深度。
計算機、英語等級考試是高校學生繞不開的話題。學校針對此類科目開設了免費的個性化輔導,為有學習困難的學生省下一筆不小的花費,也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進階學習的平臺。學校還因此設立了多個專項獎學金,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食科161班學生李豪,因英語六級成績位列全國前10%,他拿到了學校首個由校長頒發的專項獎學金,成為校級“英語學習標兵”。設置專項獎學金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大家向著心中熱愛的專業一路奔跑前行。
而就在一天后,“英語學習標兵”李豪就有了新身份,他即刻“上崗”成為學業支持中心學生助教團中的一員,發揮朋輩間的互幫互助作用,以榜樣的力量提升學業支持計劃成效。如學生助教團這樣的做法,在學業支持體系中還有很多,包括“一對一”幫扶小組、夢想工作室等,學校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需求,開展個性化學業支持,從而在校園里形成人人向往學習、人人熱愛學習的新風尚。
提升
“善學”中尋找新方向
“邊際貢獻率!”“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在會本171群里,還有4個月就要進行轉本考試的學生們不斷發出對專業知識的疑問,學委秦彭升記錄下這些疑難點,整理成冊交于即將開始學業輔導的教師唐曉帆。“在每年的升學考試前,我們會通過調研等方式綜合學生們的專業課疑問,使學業輔導能夠有的放矢。”唐曉帆說。
在實踐過程中,學校針對有進一步深造打算的學生形成了難點調研、課堂輔導、疑點解析、以考促學四位一體的學業支持模式,有效溝通、及時幫輔,從而引導學生成為前進路上的“善學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創新設立的“雙向選擇”機制。
“有升學深造、創業打算的學生通常都有明確的目標及學習安排,我們會在學業支持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自由度。”學校副校長翟瑋瑋說。在考研學業支持項目中,學生們可以在全校教師中自主選擇適合自己學習方式的教師開設輔導;學校購買了考研講座,免費供學生們自由安排時間選擇科目鉆研;與新道科技等公司開設創客精英班、訓練營等提升學生創業技能;相關教師全部“24小時待機”,負責學生答疑。一系列舉措層層落實,充分為學子們服務。在學業支持體系下,學校的辦學成績連年增高。
“加固底板、補齊短板、加裝新板,以學生成才規律為標準,以滿足個性化需求為目標,學校建設起一套完備的學業支持體系。”學校校長馮鋒說,“未來我們還將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利用教育大數據,構建精準化學業支持體系,實現個性化幫扶與指導,促進學生全面成才。”(李媛 孫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