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浙江職業教育來說是個重要年份。當年5月,浙江省教育廳印發《關于開展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試點工作(下簡稱“中本一體試點”),學生通過中考進入中職學校后,將有機會升入本科院校。
首批試點學校中,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杭州市人民職業學校在列。一年后,杭州市旅游職業學校、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杭州市臨平職業高級中學等也加入其中。
在有些人看來,似乎初中畢業選擇了讀中職,今后讀本科院校的機會就渺茫了。“中本一體試點”的推出,無疑給中職學生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過去的兩年,參與第一、二批杭州“中本一體試點”的學生、家長、校長、教師,這些先行者們有著怎樣的記憶與感觸?近日記者采訪了多位親歷者。
讓學歷“尷尬”成為過去時 未來他們可能是名校研究生
2019年,浙江省“中本一體化”第二批試點的消息釋出,讓杭州旅游職校園林技術專業部主任助理張慶寶很受鼓舞。園林技術是杭州旅游職校的王牌專業之一,學生們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在學歷問題上有些“尷尬”,“在浙江省單獨考試院校名單中,這個專業沒有可銜接的本科院校,文憑有時限制了學生發展。”現在,中職與應用型本科聯合培養模式打通了園林人才培養的通道。
參與中本一體化合作的高校包括:浙江科技學院、浙江師范大學、浙江傳媒學院、麗水學院……這些院校都是某項專業位列全省前列,很適合與中職合作培養人才。根據專業匹配度,杭州旅游職校很快開始了與麗水學院的洽談,最終兩校達成合作共同開展園林技術專業中本一體化試點班。
對杭州旅游職校2019級園林技術中本一體化試點班學生陳海娜來說,學校開啟的這個合作讓她非常開心。陳海娜是麗水人,“麗水學院是我們當地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家里人都很中意它。”而麗水學院對杭州旅游職校中本一體化試點班的定位也很高,學生本科畢業后可以繼續考取研究生,他們最終的文憑可能是浙江大學、同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中職三年、大學四年、研究生三年,十年后他們將帶著閃亮的學歷施展自己的才能。
可以讀優高卻選擇了讀職校 提早謀劃未來讓他“心里更踏實”
去年4月,杭州旅游職校、杭州電子職校、臨平職高成為浙江省第二批中本一體化試點學校。這一年,杭州學生許城瑋完成了中考,得知成績后,許城瑋一家陷入了沉思。
以他的分數,完全可以讀優高。“當時第一次聽說‘中本一體化’,我就想,反正都要上大學,要不就試試這個方向?”許城瑋說,自己理科不錯,愛動手、喜歡鼓搗電腦,家長也贊同他的想法,覺得無論國家政策導向還是社會需求,“死讀書”都不是最優解。最終,小許被杭州電子職校錄取為首屆數字媒體技術應用中本一體化試點班學生。
第一周的周末回家,許媽媽“戰戰兢兢”地跟兒子打聽學校情況,許城瑋一臉輕松:“我們班的學生都很開朗,學習生活很愉快。”對許媽媽來說,“中本一體試點班”相當于提前三年把大學專業選好了,心里有底,弦兒不用繃得很緊,“現在挺滿意,我還希望將來他能考取浙大研究生!”
按照相關規定,“中本一體試點”讀中職三年后升本科要參加“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全省統一考試,上線方可錄取。因為興趣,為了目標,學生們會很自覺地復習文化課,于是很多家長發現,身邊看在眼里的同事朋友都說,也想嘗試讓自己的孩子走這條路。
被“中本一體試點”吸引的,有很多中考分數不錯的學生。李炫志是杭州中策職校第一批電氣運行與控制中本一體化試點班學生,和許城瑋一樣,他的中考分數也達到了優高線,“很喜歡這個專業,而且浙科院這個專業和名牌大學的專業在同一水平線上,會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家人也都希望我來。”
教學樓空了這個班的燈還亮著 這群學生學文化課非常快樂
中職學生的文化課存在感很低?這絕對是誤解。在杭州,中職學生不僅要學文化課,還經常在各類學科大賽中斬獲獎項,“中本一體試點”班更是如此。高標準帶來高要求,很多學校主動加碼文化課。如中策職校,為了讓學生進大學后能更好地適應,加大語文、數學、英語和物理四門基礎課程的課時和難度,這讓學生在大學期間有了更多競爭優勢,“我們的同學升入浙科院后,可以和其他本科生競爭旅德的機會,文化課大家在同一水平線上,但專業技能我們要早開始三年。”李炫志的班主任沈立立說。
和普高一樣上文化課,專業課啥時上?這其實是“零和游戲”。普高高一要學政史地等文科類學科,對李炫志來說,這些文化課并不用學,空出來的時間學專業課,同時,這也讓數學老師沈立立的任務變得很重,沈立立說:“數學的難度比以往高好幾倍,學校抓學生也抓得非常緊。”但因為前路清晰,學生們學得很快樂,大家都明白現在學的這些未來肯定有用,“因為學生都住校,每天都是做好作業才走。這兩年里,每晚都是教學樓已經空了,我們班的燈還亮著,大家在一起‘同甘共苦’,每個人的心都很靜。”
讓沈立立沒想到的是,兩年來很多家長反映,孩子開朗了很多。沈立立分析其中原因:“中考時,每個人都想考重高,很多孩子和父母的關系緊張。現在未來有了保障,學生和家長兩三周能碰一次面,親子關系都改善了。”馬上進入高三,沈立立和學生約定:“升入大學后,班上這批同學一個都不能少!”
進幼兒園進班“浸泡式”學習 給專業發展提供新的開發空間
七年,在杭州市人民職業學校校長金衛東眼中,是中職學生職業技能發展的黃金時間,從五年到七年,不僅保證了學生的實踐,課程也可以更豐富,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新的開發。
“學前教育專業需要長時間浸泡在幼兒園里,很適合長學制培養。”早在2013年,人民職校就想與浙江師范大學合作,一方是浙江教育界的“黃埔軍校”,一方是培養了近200名幼兒園園長的“園長搖籃”,雙方可以聯合培養卓越幼兒教師。五年后,這個愿望真實現了。2018年,人民職校學前教育專業成為浙江省首批“中本一體化”改革試點,合作高校正是浙師大。與此同時,人民職校又拉來了另一方——幼兒園,一班一園,三方共育,“每個班對接一所幼兒園,高中三年不斷下沉到幼兒園去,和一線優秀老師們在一起。”
2019級學前教育中本班學生張軒祺對口的是鳳棲幼兒園,她的班上每個小組兩到三個學生進幼兒園的一個班,深度、全面地觀摩幼兒園老師一天如何工作,還要寫學習筆記,“印象太深了,老師既要上課,又要兼顧小朋友的情緒變化,很不容易,成就感也很大。”
金衛東還清晰地記得,去年幼兒園老師來學校做的一次公開課,“我們讓學生點評老師的課,這群‘00后’的表現超乎我們的想象,提了很可愛的建議,我感覺他們比我們更懂孩子,那時我就覺得一班一園真正提高了這批孩子對幼兒園教師職業的認知。”
如今,“中本一體試點”第一批“種子”即將“開花”,金衛東很期待:“這批孩子未來如何,還需要很多年驗證,但我特別期待他們能成為杭州甚至浙江學前教育的新生力量。”
延伸閱讀
超過70%的畢業生都能升學 中職學生的學歷之路越來越寬廣
2020年“中本一體化”招生計劃已于日前發布。今年杭州“中本一體化”將面向杭州大市招212人,與去年比不變,但招生學校由去年的39所調整為9所,其中在杭的6所中職學校是:中策職校、人民職校、電子職校、旅游職校、臨平職高和浙江藝術學校,面向杭州大市的招生人數由去年的57人增加到202人。這6所中職學校合作的高校是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浙江傳媒學院和麗水學院。“中本一體化”就像一個火種,大有燎原之勢。兩年的穩步發展,杭州已有近300名學生進入這條升學軌道。
視野再擴大,從2019年起,浙江省將原有的職業教育“3+2”培養模式變更為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培養模式。進入“中高職一體化”五年制班,意味著學生能提前“鎖定”未來要入讀的高校和專業,而它涉及的學校范圍更廣,囊括11所:杭州中策職校、杭州旅游職校、杭州電子信息職校、杭州交通職高、杭州開元商貿職校、杭州美術職校、杭州財經職校、杭州人民職校、杭州拱墅職高、杭州建設職校、杭州西湖職高。再加上高職院校自主招生、高職院校單獨考試等多種升學途徑,杭州中職生的升學通道越來越寬闊。2019年,杭州中職畢業生中,升學學生比例約占畢業生總數的73.3%,參加單獨考試的上線率超過90%,本科上線率也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