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侖柴橋街道是花木之鄉,全街道45個村農民基本都種植花木,其中河頭村和嶺下村是種植龍頭村,有85%的村農都是以種花、賣花為主要經濟收入。近年來,花農收入雖普遍提高,但也有不少殘疾體弱、經濟困難的群體,因各種困難,面臨收入少、花木銷售滯后等問題,在2019年“花匠關愛”的項目中,經過幫扶20戶幫扶對象切實在種植技術、銷售渠道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突破。
“開設農學課堂,是為了幫助花農增加花木的附加值,改變傳統花木地段重復競爭的問題。繼去年對‘花匠關愛’之后,花農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發現存在著花木種植存在品種老化,部分品種的花木附加值較低,精品化生產經營氛圍較低等問題。”瑞巖社區黨委書記王慧說道。為了提升農村花農的業務水平和專業技能,柴橋成校知曉后,聯合瑞巖社區定期邀請行業內有地位、高水平的老師和我們的花農面對面交流。近日,學校邀請了北侖區盆景協會的副會長馬永成給瑞巖社區的居民帶來一堂花木精品化提升課程,給轄區內的花匠們做微型盆景造型精品化提升指導。為了讓課程更貼近花農,學校把課堂設在了花木農場。馬永成結合瑞巖當地花木產業發展實際,分別從盆景種植新工具、盆景養護新技術、微型盆景網絡銷售新行情等三方面展開詳細介紹。
“成校和社區能將接地氣的課程搬到農村花田來講,讓我們這些土農民收獲良多,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跟現場的教學,真的讓我們受益匪淺。”課程結束后,社區花農貝文仙阿姨仍顯得意猶未盡。(陸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