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打造“混合模式”實踐紀實
什么是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什么是植根產業?什么是混合模式?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創新做法是:2011年,學院與國內物聯網行業領軍企業新大陸集團,開辦國內首批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雙方合作成立校企學院——福建信息新大陸學院。
2019年,學院再次與新大陸集團等企業強強合作,創建“福建信息物聯網產業學院”,以物聯網專業群人才培養為方向,面向福建省主導產業電子信息業,率先成為國內物聯網專業校企合作的樣本,探索了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
打造“植根產業,混合模式”的成功范式
近年來,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不斷深化產業學院運行體制改革,探索校企協同育人的新路徑,構建混合式產業學院、打造校企命運共同體,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引領示范的好樣本。
——建立“一體兩翼、多元保障”的運行機制。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創建的產業學院作為行業產業人才培養、培育、培訓的高地,由政府部門、院校、行業、企業多方參與,由企業和學校建立“一體兩翼、多元保障”的運行機制。通過靈活整合政、行、企、校四方資源,產業學院實質性推進協同育人、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
——形成“共建、共管、共享、共擔”的合作機制。福建信息新大陸學院成立物聯網產業學院理事會,以“協同育人、成本分擔、互利共贏”為目標,建立“校企共建、校企共管、成果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共同成立研究中心等多種實體,為產業學院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保障。
創新“項目導向,工學結合”的育人模式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校企雙方共同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踐行了“項目導向、能力本位、工學結合”的發展理念,創新了“一主線、雙主體、三遞進、四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構建“一主線、雙主體、三遞進、四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貫穿立德樹人這一主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物聯網產業學院形成校企“雙主體”共育人才格局;實施“知識遞進、能力遞進、項目遞進”人才培養;實行“學歷證書與技術技能等級證書、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技能競賽與教育教學、產業生產與教學過程”相融合的育人模式,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探索新路。
——構建“基礎通用+方向自選+能力拓展”課程體系。將思政教育、勞動教育、工匠培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實施三創教育工程,將“1+X”證書考核標準內容置換或融入專業課程,構建“基礎通用+方向自選+能力拓展+證書試點”的課程新體系。搭建“1+N”導師育人平臺,落實“三全育人”;打造“勞動教育”的校園文化,強化勞動教育;實施“三環節、九步驟”競賽資源轉化路徑,構建“四段式”賽教融合新體系,為人才培養搭建了廣闊的舞臺。
打造“優勢互補,校企融合”的特色品牌
混合校企雙方資源,實現人才優勢互補,平臺資源共享,共同打造校企充分融合的混合式團隊,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發展戰略,是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成功經驗。
——混合人才資源,共同打造高水平高效化的“雙師”隊伍。近年來,學院打造了一支“引領產業發展、精通專業教學、服務區域經濟”的高水平“雙師”團隊。目前,學院擁有“全國黃炎培杰出教師、福建省優秀教師、省先進工作者、省五一勞動獎章、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等一批教育名師,為學院的創新發展作出了貢獻。
——混合實訓資源,共同搭建“五位一體”創新服務平臺。創新“訓、創、研、培、學”一體化服務平臺,是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重要舉措。它由專業群公共平臺實訓室、專業方向學習中心等組成,全面服務于物聯網行業、區域產業和中小微企業,實現了社會服務收入200多萬元。
2019年,物聯網產業學院入選福建省產業學院名單,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群入選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A檔)計劃建設項目。物聯網產業學院作為新大陸集團校企合作的先進典型,其經驗在全國推廣,真正發揮了高等職業院校示范標桿的作用。(李宏達 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