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中等專業學校“中職名校”建設新觀察
一所學校的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直接關系學校的綜合實力、長治久安及聲譽地位。作為浙江省首批“中職名校”建設單位,江山中等專業學校創造性地以“綜合”為題、以“幸福”點題、以“現代”破題,有機整合學校治理要素,并推出一系列創新實踐,形成了極具特色且成效顯著的“江山之治”。先后獲得江山市依法治校示范學校、4A級平安校園、衢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浙江省文明單位、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其豐碩成果背后的治理邏輯與成功經驗頗有啟示,值得學習。
以“綜合”為題 四大維度立“治”
“學校治理的現代性,不僅體現在治理的科學化、制度化,更體現在師、生、校、企等辦學元素交織交融的命運共同體構建上,因而需要多維視角來綜合規劃。”江山中等專業學校校長徐凌志說的話,體現出學校治理的大局觀和協調意識。
以“綜合”為題,學校積極運用系統思維狠抓頂層設計,從文化引領、制度保障、組織優化、隊伍建設“四大維度”進行治理要素聚合、協調發展,樹立起“江山之治”的體系結構。
學校堅持“把學校發展建立在師生幸福的愿景上”的辦學理念,以“幸福文化”為引領,推出“幸福校園2.0工程”,通過立體構建“平安、文明、快樂、美麗、和諧、書香”六大校園,讓師生浸潤于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適、更充實的現代教育生態中,共追美好未來;通過教育活動引導教師樹立“節約、簡樸、健康、自知、開放、人道、共存、對話、多樣性和積極面對未來”的價值觀,建設“幸福之師”;通過深入推行“選擇性課改”打造“快樂課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需求與成長,培育“幸福學子”。
學校始終堅持以學校章程為現代治理的基石,2015年啟動學校章程制定工作,并于年底經全體教職工大會審議通過,實現了辦學規范與辦學活力的相得益彰。學校還特別組建了章程建設工作小組和監督小組,在積極傾聽各方建議和意見的同時,著力建設實施效果監督評價機制,全面開展評價、強化跟蹤和落實,不僅確保制度建設的嚴肅性與權威性,更凸顯出治理的科學化、制度化、民主化。
學校創新將組織架構扁平化與資源配置、制度設計、評價標準等有機融合,重構式優化,構建出黨委政治核心、校長依法治理、教代會民主管理“三輪驅動”,紀委、校監會“并軌監督”,集團理事會、專業建設委員會、家長委員會“多方參與”的組織架構,配合以動態更新的制度審查和清理機制,明確各處室職責及工作標準,逐步形成了職責明確、運轉高效的組織體系,有力有效地活躍資源,提升治理效能。
“制”之力量在于執行,“治”之力量在于執行人。學校高度重視管理隊伍的選擇、培育、管理,在健全和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的同時,不斷優化成長路徑。一方面積極實施能力培訓工程,通過校內外培訓、輪崗鍛煉、星級評價、教育監督等方式方法,推動隊伍建設全方位進階;另一方面,科學規范地進行績效管理,以“教分銀行”為載體實行反饋激勵,充分調動中層干部和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打造出了一支講政治、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干部隊伍,確保學校治理發揮出更大效用。
以“幸福”點題 拓展道路提“治”
正如幸福沒有終點,為了幸福的奮斗同樣沒有止境。在江山中專校長徐凌志看來,“學校治理能力,是一個需要不斷提質的漸進改進過程,也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建設過程”。
學校馳而不息抓改革,在入選浙江省“中職名校”建設單位后,更是以強烈的擔當精神推出“學校治理提升項目”,鎖定“不斷增進師生幸福”這一總目標,并將之貫穿于“管理制度化、質量標準化、創建品牌化、推進信息化”道路建設中,優化布局,形成“1+4”治理模式,以新道路、新作為全面提“治”。
學校本著“規范、有序、有效”的原則,一方面對管理體系進行優化,通過設計管理模式、完善計劃體系、健全組織機構、簡化流程規則、突出過程管理,并結合智慧校園建設,使學校治理更加現代化;另一方面對制度體系進行梳理,全面修訂《員工手冊》和《學生手冊》,編印《學校制典》,并明確了各處室職責及工作標準,真正做到“用制度說話”,師生反映良好。同時,學校大力開展普法教育宣傳,組建校園普法教育講師團,編印相關的法治教育讀本供師生學習,開展學生法律知識過關考試,是浙江省第三批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學校大力推行質量標準化,積極深化“3Q7S管理”,通過教師梯隊培養逐漸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堅持“幸福校園工程”,多渠道、多途徑探索優秀學生培養路徑;實施“黨員骨干教師掛聯責任制”,充分發揮黨員在管理服務中的骨干作用;大力推進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架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保證制度體系,并確保常態化、周期性、多層面、多維度運作。
學校在特色化發展道路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品牌化”戰略,以學校60周年紀念活動為契機,建設校史館,提升凝聚力,并充分利用“浙江省江山中專”微信公眾號、職教宣傳周活動等宣傳學校辦學成果,有力提升學校的影響力與美譽度。學校先后榮獲“江山市教育信息宣傳工作先進集體”“江山市教育系統新媒體綜合力十強”“浙江職成教系統信息報送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還積極加大對外交流,持續深化普職融通,做好中高職一體化、中本一體化合作辦學;啟動國際合作交流;牽頭成立省中職名校“五校聯盟”;深入推進新疆、四川及本省的結對幫扶和對口支援工程;堅持做好萬名農民素質培訓工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鄉村振興講堂,以實際行動助推江山市新農村建設。
在推進信息化方面,學校敏銳地感知數字技術對教育教學的巨大促進以及對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助力。一方面積極推廣信息化工具應用服務師生,有力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益和教育教學質量,改進教學管理生態;另一方面,積極借助“釘釘”辦公平臺,對學校傳統管理模式進行優化、改進和創新,有力地減少內耗,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強辦公流程的透明度和靈活性,全面提升學校現代治理水平。
以“現代”破題 信息技術善“治”
江山中等專業學校作為一所擁有在校師生3000多人的全日制中職學校,其日常管理瑣碎繁雜,且由于信息不暢導致溝通障礙的情況時有發生,如何實現治理精準化、高效化,一直是學校治理的重要探索方向。
2017年,浙江省開始推行“釘釘”軟件工作平臺,學校立即敏銳地覺察到這一現代科技將為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引入新范式、創造新工具、構建新模式。為此,學校特別指派專人抓項目,積極邀請“釘釘”培訓師來校開展培訓,并聘請“釘釘”技術專家為學校量身定制應用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立足自身實際,設置了行政組和教師組兩個構架,這一特色模式不僅極大地方便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及部門間的協調,更促進了教師間的協作,有力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目前,學校又增設了家校溝通構架,讓每一位家長都可以參與學校的日常管理。
隨著“釘釘”的深入應用,學校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有效打通下級與上級直接溝通的渠道,讓消息傳達變得暢通無阻,讓痕跡管理變得輕而易舉,讓問題反饋變得高效流暢,“善治”成果不斷涌現。
工作效率提高上,“釘釘”的考勤功能大大縮減了工作人員的點名、統計時間,并能自動提醒教師簽到,避免忘簽、漏簽等情況,實現人性化管理;審批功能則大大提升管理效益,不僅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更實現了零跑腿、秒送達。2019年,僅校長一人審批事項就達2800件。
廉政廉潔防控上,學校充分利用“釘釘”審批,校內所有支出均由各部門聯合審批,并在請假、接待、采購、合同審批等90多個方面全面加強痕跡管理,從源頭上開展廉政廉潔防控,筑牢干部廉潔“內防線”,這一做法受到各兄弟學校的效仿。
校園安全防范上,學校積極運用“釘釘日報”等功能,將值日日報細分至寢室、食堂和教室,及時發現并有效解決學校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全方位保障師生安全,也極大地便利了班主任動態管理班級、政教處實時開展監督。
此外,“釘釘”的反饋機制,可以讓管理員及時獲取管理方面的數據,有計劃地調整并規范制度機制,既可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高效互動交流,又可避免工作流于形式,最終落實到完善學校現代化管理方式模式上。
向“治理”要動能,開往幸福的“江山中專”號列車正在澎湃前行中……(鄭江林 王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