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有關加強心理危機預防的工作要求,針對復學前后學生的身心特點,舟山市普陀職教中心全員全時段六大舉措開展2019學年第二學期復學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心理復原力。
一是結合疫情,及早部署,全時段覆蓋。早在今年3月份,學校結合“停課不停學”的背景,開展主題為“心晴抗疫 我們在一起”的線上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月活動,提供線上心理云支持。復學后,針對學生身心特點,開展主題為“我愛我 敬畏生命”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心理復原力,收獲生命成長的幸福。
二是全員參與,專家引領,全系統培訓。復學后組織全校教師觀看省教育廳組織的《復學后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處理》講座,通過專家引領,進一步學習復學后高危學生的識別以及處理舉措,增強全體教師的心育意識,完善危機干預工作。
三是同伴支持,加強培訓,專業上崗。根據職高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結合學校三級危機干預體系,該校進一步開展對于疫情期間心理志愿者的培訓,加強線上線下人際溝通和同伴輔導技能的學習,定期填寫“班級晴雨表”,及時上報班級同學心理健康動態,宣傳心理防護知識,增加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的輻射,設立心晴加油站,提供專業的同伴支持。
四是高危排查,一生一案,增加關愛。復學后進一步開展返校學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班主任對高危八類學生進行排查,填寫《中小學心理健康動態觀察表》,及時開展心理預警工作。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專業老師及時與班主任、任課老師、成長導師溝通,針對上學期心理高危學生進行回訪和個案咨詢,掌握學生心理動態,做到一生一案。
五是搭建平臺,正向關注,挖掘心理資源。學校遵循學生的心理防護需求,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挖掘學生的正向心身資源,開展“心晴抗疫 我們在一起”、“敬畏生命 疫起成長”等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網課,征集并展出學生的抗疫作品,增強學生心理復原力。
六是家校合作,親子溝通,拓展支持系統。學校積極開設“疫情下的親子關系”——家長學校在線直播講座,發動成長導師和班主任進行“疫情下的關懷”——大家訪活動周,通過各種家校合作平臺向家長介紹孩子在疫情壓力下應激反應的特點,指導和建議家長進行積極有效地親子溝通,進一步為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學習、體育鍛煉、心態調節等保駕護航。(臧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