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線搭橋,助企復工;搭建平臺,助力銷售;立足專業,助農增收……湖州市各成人文化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成校)強化責任擔當,發揮自身優勢,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成校力量,展現了“小成校”的大作為。
連日來,“湖州莫干山高新區企業招工服務群”里熱鬧非凡,德清縣阜溪街道成校校長羅書洋忙著對接一條條招工信息。原來,為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阜溪街道成校結合區域實際,立足部分企業工人到崗率不高的實際,通過牽線搭橋,開展線上線下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截至目前,已經建立3個服務群,推出13期德清企業用工信息,幫助1.5萬余人獲得100多家企業的用工信息,得到企業及員工的好評。
根據市委、市政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確保“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的部署要求,結合深化“三服務”活動,湖州市各成校積極組織教師志愿者深入企業,協助做好日常防疫和招工工作,做到“傳好聲”(普及防疫知識和宣傳招工信息)、“守好門”(測體溫、出入口登記)、“管好人”(綠碼查驗等)。
同時,積極與復工企業溝通,了解企業培訓需求,采用在線直播、視頻錄播、實時互動、課中答題、課后考核等形式開展線上培訓,智慧化解決企業員工現實培訓需求。
長興縣煤山鎮成校開設育嬰、電工、花卉園藝、美容、電子商務等5個培訓項目,參與線上培訓的企業職工達708人次;安吉縣遞鋪中心成校為英特換熱設備(浙江)有限公司近60名員工開設成人職業高中“雙證制”班,滿足企業職工的學習需求,得到企業職工的一致贊譽。
除了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各成校還立足專業優勢,積極挖掘資源,創新服務模式,致力于服務當地農戶,幫助他們解決技術難題。吳興區道場鄉有200多家青蝦養殖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科學養殖,成了不少蝦農的心頭難。為此,吳興區道場鄉成校組織專家開展線上“問診”,積極推廣“農技耘”APP,以便廣大養殖戶能夠更快更清楚地學習、了解到最新最實用的養殖技巧和心得,幫助農戶增產增收。
此外,各成校充分發揮培訓特色,積極搭建平臺,多方幫助農戶銷售滯銷的農產品。如吳興區埭溪鎮成校在春茶采摘前組織該鎮129個茶葉經營大戶開展了線上網絡直播培訓,讓來自鄉村的茶農變身“直播達人”,打開更廣闊的茶葉銷售市場;德清縣雷甸鎮成校搭建了誠信農產品微平臺,利用小程序、微信群與朋友圈發布助農拼團信息,為種植大戶售出草莓2900公斤、筍4噸,還建立筍農群18個,農產品滯銷溝通群3個,主動對接“美菜網”,目前三批蔬菜收購已啟動,25個種植大戶1.5萬公斤蔬菜已入庫并銷往全國各地。(通訊員 屠紅良 馬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