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是常州市亮麗的城市名片。作為江蘇省唯一向國家推薦的首批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常州市未來五年將以創建國家試點城市為契機,系統謀劃、重點突破、改革創新、試點示范,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發展品質。
聚好“磁力場”,構建更加健全的職業教育制度。常州市強化組織領導架構,在市職業教育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的基礎上,成立由市領導擔任組長的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領導小組,推動“職教名城”向“產教名城”邁進。強化規劃先行理念,將職業教育發展有機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上海都市圈建設,在制定產業發展、城鄉建設、重大生產力布局規劃時明確產教融合發展要求。強化經費投入機制,設立市產教融合發展專項資金,組建產教融合發展基金,雙輪驅動支持示范性職教集團、產教融合型院校、企業、專業群、實訓基地和現代學徒制項目等建設。
畫好“同心圓”,確立更加科學的職教發展理念。常州市全面落實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重要地位,優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深化職業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建立職業學校和技工院校網上統一招生平臺,遵循“普通高中不作宣傳、職業教育大力宣傳”原則,更加突出職業學校優先招生、提前招生、市場招生、注冊入學的獨特優勢,確保讓每一個孩子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教育類型,努力為每一個孩子創造人生出彩的機會,真正讓職業教育充滿生機和活力。
搭好“金字塔”,完善更加融通的現代職教體系。積極爭取部、省、廳等各方支持,率先在全省構建專業學位研究生為塔尖,本科職教、專科職教為塔身,中等職教為塔基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金字塔”體系,加快推動江蘇理工學院建設江蘇技術師范大學,推動常州工學院建設省內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推動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院校的骨干專業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推動“雙高計劃”和“領航計劃”高水平示范建設,推動“3+2”“3+4”“4+0”“3+3”等現代職教體系貫通培養項目進一步提升內涵質量。
種好“試驗田”,建立更加良性的產教融合機制。全力創建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適時出臺《建設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強化規劃引領、政策激勵、經費保障和項目化推進,重點支持政府、學校和企業在產教融合型企業培育、高技能人才培養、高水平院校建設、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雙師型”隊伍建設等方面爭取各類試點任務,開展職業院校服務社會突出貢獻獎、產教深度融合專業群(實訓基地)、示范性現代學徒制項目、職業教育創新創優團隊、優秀“1+X”試點項目、“三教改革”成效明顯學校等評選,為全國產教融合改革發展探索新路。
用好“朋友圈”,探索更加靈活的多元辦學體制。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特別是大企業舉辦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調動行業協會積極性,統籌協調本行業各企業資源,積極參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和產學研開發等辦學行為。依托各級各類開發區(高新區)和龍頭骨干企業,在工業能源互聯網、軌道交通、機器人等領域,聯合職業院校組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示范性、實體化運作的職業教育集團(聯盟)。
彈好“協奏曲”,彰顯更加鮮明的國際合作特色。依托“江蘇省—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經濟技術合作混合工作委員會”,充分發揮高職園區優勢,深化中德高職教育交流合作,探索“雙元制”本土化培養人才路徑。推進“胡格教學模式試點”和“雙元制”項目,拓展試點院校和專業,鼓勵德資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實施校外實踐教育,共同培養具有國際先進理念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聘請德國工程技術專家來常州指導,推進中德合作共建“雙跨”培訓中心,努力將常州打造成為中德職教合作高地。
借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創建的東風,常州市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將“職教名城”的金字招牌進一步擦亮,以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前列,以高水平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展現教育改革發展成效,以高品質的發展理念和舉措凸顯職教人的擔當。(杭永寶 江蘇省常州市教育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