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制藥學院毛輝老師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國際工程科學領域的知名學術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上發表,這是他2017年入校以來,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第10篇SCI論文。
三年前,從世界知名大學的博士到高職院校的教師,毛輝顯得有些“水土不服”,前者重基礎理論研究,后者重技術技能實踐,沒有了設備頂尖的實驗室,離開了資深博導教授的指導,初來乍到,作為金職院教師的毛輝,亟需轉型。
三年后,手持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發明專利、多項市科研項目,助力地方藥企攻克多項技術難題,毛輝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選對了平臺,詮釋了地方高職與海歸博士彼此成就的力量。
共建合成實驗室 巧借力保“科研”
與普通高校科研相比,高職院校科研困難很多,但毛輝無疑是幸運的。近年來,中央和地方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都大大增加,2018年,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金華分所落戶金職院制藥學院,這家科研實力雄厚的研究所的到來,帶來了科研設備,帶來了研究人才,這大大加乘了制藥學院的科研基礎。
川抗所金華分所在金職院落地那天,毛輝顯得格外興奮,因為分所的藥物研究工作與他博士階段研究的合成化學方向一脈相承,尤其是在實驗儀器方面,基本可以相互通用。因此,分所落戶后,毛輝第一時間奔走聯系,聯合成立了金職院第一個藥物合成實驗室。“合成實驗離不開儀器,解決了儀器設備問題,后續的科研工作才能開展。”毛輝如是說。儀器到位了,科研項目才得以順理成章開展。
在這次新冠疫情爆發后,毛輝展現出了科研人憂國憂民的報國情懷。當大家宅家抗疫的時候,毛輝聯系了分所相關研究人員和國內外研發團隊,開展計算機輔助設計以及藥物分析等工作,不斷篩選各種可能針對冠狀病毒有效的藥物。《基于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開發針對冠狀病毒的人畜廣譜抗病毒藥物》項目已獲金華市科技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防治科研攻關重點項目立項。
“從世界范圍看,也許我做的這個項目微不足道,但是科研工作者的責任感驅使我投入研究。”疫情叩問初心,責任激勵擔當,毛輝這樣說也這樣做。
指導學生帶動同事 厚氛圍促“科研”
在毛輝所帶的制藥175班,入校以來,有6人參與了SCI論文的發表,有3人獨立發表了論文。
“做科研、發論文這樣的事,我以前想都不敢想。”淤蕾蕾同學這樣說,她參與了毛輝的省級自然科學基金和金華市科技局項目,主要負責催化劑的制備與活性測試,并參與發表、授權了一篇SCI二區論文、一項國家發明專利。
指導學生參與科研,始于偶然。一開始,毛輝希望通過讓學生跟著他做科研,篩選基礎扎實、技術過硬的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無心插柳柳成蔭,篩選出參賽選手的同時,也篩出了科研助手。
在毛輝的帶領下,班級的科研氛圍、參賽氛圍濃厚,同學們積極踴躍參與毛輝的課題、參加各類大賽,班中先后有同學獲得了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化工生產技術”賽項二等獎、浙江省第七屆職業院校“挑戰杯”創新創效競賽一等獎、浙江省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等獎項。班級也榮獲浙江省千強團支部。
行為的教化勝過千言萬語。這是毛輝職業生涯所帶的第一個班級。沒有任何學生工作經驗的他,以自身的奮進姿態感染鼓舞著他的學生。
奮斗讓人自帶光芒,同樣也能帶動身邊的人煥發出積極的潛能。現在的毛輝是校級重點學科化學工程,醫藥方向的負責人。帶動專業老師一同做科研,在學院內進一步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是毛輝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解決企業技術難題 強服務用“科研”
科研的最終目的絕不僅僅是發論文、立項目,而是轉化為生產力、造福于社會。
作為金華市“百博入企”專家,在院領導的帶領下,毛輝積極深入金華地區的醫藥企業,開展科研成果的轉化工作。
產物的收率及純度問題困擾浙江奧托康制藥有限公司多年,毛輝知曉后立即開展相關研究,對帕米膦酸二鈉、氟馬西尼等多種原料藥的合成工藝進行了優化,大大提高了產物的收率及純度。該項目不僅獲得了金華市科技局和經信局的資金支持,也提高了藥品的銷售額,為企業創造直接利潤超800萬元。
此外,毛輝在新材料的開發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后開發了不同類型光催化劑材料,用于高效降解工業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目前該項目與金華雙宏化工有限公司達成合作研發意向,預計將投入360萬元用于新型催化劑的開發。
從“連天線”到“接地氣”,搭乘著國家“雙高計劃”的東風,越來越多像毛輝這樣的博士教師,在高職院校開辟出了屬于自己、更屬于學校的高水平“科研”之路。(通訊員 王璐 金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