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州市教育局印發《實施職業教育校企共同體“十百千萬”工程 助力溫州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建設工作方案(2020-2022年)》,《方案》提出,到2022年,將建成10個“校企雙主體”辦學改革示范點,100個現代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培育1000名產學研能力較強的“雙師型”教師,每年校企聯合培養10000名現代學徒。
提升技術技能人才供給能力,是為職業教育提質賦能的關鍵之一。《方案》提出,要強化中等職業教育基礎,到2022年,完成鹿城區職技校等6所學校遷擴建,全市中職招生占高中段比例達50%。同時,依托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舉辦以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的高層次職業教育,擴大五年制職業教育、中本一體化培養規模,爭取2021年起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通過“新溫商”“新甌匠”人才培養計劃,每年確立100名“新溫商”“新甌匠”培養對象。
創新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和“校企雙元、工學交替”育人是《方案》的又一亮點。培養“教育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型職業院校校長,推進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建設,到2022年,建成高水平校內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校中廠)40個,校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廠中校)60個;推進“名企+大師+現代學徒制”培養,強化企業實踐,深化校企雙主體育人、雙導師指導、雙課堂教學、雙身份學習、雙元制評價。到2022年,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覆蓋率達100%,學徒制培養達30%以上;推動職業院校積極參與“1+X”證書制度建設,實現“雙證融通”。
同時,《方案》也對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和服務企業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如改革職業院校新教師準入制度,落實職業院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企業實訓制度,建設校企互動數字化平臺。到2022年,建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30個,中、高職“雙師型”教師比例分別達90%和85%以上,技師占“雙師型”教師比例達60%以上,建成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協同創新中心)50個以上。(卓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