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全省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業復工復產、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新形勢下,舟山市普陀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以下簡稱“舟山市普陀職教中心”)落實人才培養方案,履行社會責任,通過四大措施有序推動實習生疫后返崗工作。
一是精準摸排,全面覆蓋。對外成立面向企業的調研小組,分批行動準確了解企業復工情況和用工需求,及時更新動態。針對疫情期間不同行業企業的影響程度和需求變化,拓寬對接實習企業范圍,調整供求關系。對內建立以實習班主任為核心的學生情況摸排工作小組,面對一人一況的復雜局面,建立點對點,人對人的幫助計劃和全方位覆蓋的實習服務跟蹤體系。
二是制度保障,確保安全。根據省教育廳及舟山市教育局關于有序做好中職學生頂崗實習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精神和要求,實地考察企業疫情防控工作,明確界定恢復頂崗實習的企業范圍,堅持學生自愿和家長同意的原則,制訂疫情期間實習生頂崗實習應急預案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確保學生安全。
三是特殊課堂,活動多樣。疫情“停工”期間,學校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先后進行四階段由淺入深的遞進式“育人+技能”結合的特殊課堂。不僅開設專業素養、素質拓展課程,同時把握教育契機,從“戰疫”故事中選取素材,有針對性的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尤其結合學校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的勞動教育得到了家長的認可。特殊課堂結合豐富的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聲聲有你”在線朗讀,耳目一新的班會,充分展現了當代青年的蓬勃生命力和熱情。
四是創業培訓,備戰未來。疫情期間學校積極開發就業創業培訓項目,實習創業兩手抓。對實習生進行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等方面的syb培訓,大力培育技能實用人才;推進我校培訓資源建設和模式改革,積極開發數字化培訓資源,開展碎片化、靈活性、實時性培訓。培訓期間,學生不再局限于一名實習生的身份,他們更全面的了解了一家企業的成長,將以主人翁的意識與企業共進退。(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