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這場疫情,對每一個人都是生死考驗,沒有人能做旁觀者。堅守陣地,守好崗位,站好崗哨已是己任。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內職班的老師們如勇敢的衛士,為了留校內職生健康和生命安全,他們主動擔當、臨危請命、冒險“逆行”,用心、用愛守護著每一個內職學子。
以學生為中心,多措齊施驅寒冬
“一切以師生健康為中心,全覆蓋、無漏洞、無死角的做好疫情防控”這是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工作方針。留校的內職生,更是牽動著全身師生的心。疫情爆發以來,根據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指示,學生科反應迅速,科學部署,多措并舉確保留校內職生健康安全。一是做好引導,武裝思想。學生科第一時間召集留校內職生召開緊急會議,一方面詳細傳達疫情現狀,有效提升學生防護意識,同時轉危機為契機,對學生實行生命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邀請專業心理老師對學生進行團體輔導和個別輔導,加強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二是制定計劃,鍛煉身體。根據內職生的的實際需求和民族特色,學生科策劃了一系列校內戶外體育鍛煉活動,在緩解學生無聊、恐慌情緒之時增強學生體質。三是周到飲食,保障后勤。密切關注學生生活狀態、注意食品營養結構、安排專人值班留守,實現一對一跟蹤、對點服務學生日常生活和后勤保障工作。思想上無微不至的關注,生活上處處用心的照顧,讓學生“雖然冬寒陣陣,但始終暖意在心”。
愛與責任樹屏障 在崗老師即后盾
“只有在學校看著這群孩子,我們才覺得踏實”,西藏辦的老師們如是說,怎樣才能真正守護好學生呢?他們選擇以愛鋪路,用責任架橋。
于是,有了侯榮基老師的科學陪伴。他積極發揮自身體育專業的特長,利用籃球賽、足球賽、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不但增強學生體質,也增進學生間的團隊協作精神。同時有了蔡嘉祺老師的貼心護衛。每天早上8點不到,蔡嘉祺老師就來到宿舍給學生測量體溫,一個都不漏,逐個測量,逐個登記。“多穿點衣服,門窗打開通風”不厭其煩的提醒,哪位同學不舒服,立刻與校醫聯系給予應急藥物,確保孩子們一切正常。也有了巴桑次仁老師的24小時“不打烊”。巴桑老師手機24小時保持暢通,學生一旦有需要去醫院,第一時間趕到學校送學生去醫院總是他。“我們辛苦點沒什么,只要學生是安全的,健康的,我們就是幸福的”,這是西藏辦所有老師的心聲。
困難面前不退卻 行動不曾管日夜
學生出現疑似癥狀怎么辦?是畏難不前,還是勇往直前?學生科老師們用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那就是:與子并肩!
2020年2月11日,一位內職班學生出現發熱癥狀,學生科(西藏辦)侯榮基老師第一時間趕赴學生身邊,探測體溫、尋找藥物、與校醫聯系醫院,他一邊向校領導匯報,一邊行動起來。與此同時,學生科(西藏辦)其他老師也毫不遲疑,蔡嘉祺老師迅速做好學生隔離通知和準備,巴桑次仁老師帶著學生去醫院就診,直到凌晨兩點。期間沒有一位老師心生推脫之意,在他們心中,學生的健康早已勝過自己的一切。后來,老師們都表示,那一晚持續到第二天,既擔心孩子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又怕孩子在發熱門診被傳染。但堅守一夜總是獲得了回報,后該名學生最終確診是普通感冒,“一切都值得了”老師們相視一笑。
情濃似水 只因我們是家人
全校上下一盤棋,同心同德抗疫情,如果說疫情是一道冰冷的墻,那么老師們的牽掛就是破開高墻的陽光。
心系學生的民族班班主任,他們隨時待命,劉黔欣老師堅持留守學校,主動搜集可靠的疫情最新信息并于第一時間傳達給學生,耐心地督促同學們不離校、戴口罩、勤洗手;楊得草老師不辭辛苦,時刻奔波,多次為內職班學生出外采購,更以身作則督促學生堅持鍛煉,在17級內職班學生有突發情況時,第一時間陪同學生去到醫院。戴瑩、黃朋納、陳銳潮、曾思勝、黃炳生、黃潔靖、李瑛等老師回校看學生,給學生買食物以及生活所需品,堅守照顧學生。這不僅僅是工作安全,更是發自內心的愛護,“他們就是我們的孩子”,孩子的健康,永遠是父母心頭的第一牽掛。
丹心熱血守護格桑花開,疫情面前展現師生大愛。人間從沒有不可逾越的冬天,盡管這個春天姍姍來遲,但絕不會缺席。堅定信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待到春暖花開日,我們校園再相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