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本應以美好開篇;然而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卻讓人們的心頭蒙上了層層陰霾。在這段特殊的日子里,溫州市龍灣區職業技術學校教育集團的兩千多名師生員工,用自己的信念、智慧和勇氣筑起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師生健康安全防護網,演繹了一場場既感人肺腑又催人奮進的特殊保衛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一定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全面落實,全力守護師生生命健康和安全。”在頻繁召開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網絡視頻會議上,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鄭源賀反復強調著這句話。
在他的帶領下,學校一系列防控措施隨著形勢的變化而醞釀、出臺、落實和調整,各條線的工作都緊張忙碌、有條不紊地開展。
宣傳引導:頻亮聲,科學抗疫不驚慌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師生們可能會產生恐慌的情緒,并因此做出一些盲目、失當的舉動。有鑒于此,黨員干部和校辦人員及時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傳達上級文件精神、通報疫情最新情況、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推廣典型經驗做法,使師生們保持理性。
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還聯合德育處共同掌握師生思想動態,監測可能出現的負面信息,并及時做好輿情處置、心理疏導等工作,引導廣大師生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這個時候,我們只有憑借宣傳工作喊出一個共同的、有力的聲音,才能把人心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校辦主任周小潔堅定地表達了他的態度。
疫情排摸:高筑墻,把“新冠”擋門外
職高教師、學生、職工來源跨區域化的特點注定了疫情排摸工作的復雜性。面對難題,校辦、德育處、總務處三個科室沒有相互推諉,而是迅速抽調人員形成合力,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克難關。
“同舟共濟,講究的就是每個人都要盡自己所能來為集體做貢獻,我不會退縮。”校辦副主任林素素負責學校兩百余位老師的數據統計、健康打卡等工作,這段時間她既要牽掛在一線抗疫的醫生丈夫,又要照顧剛讀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可謂困難重重,但她依然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排查工作必須要不厭其煩地持續下去,只要能守住大家的幸福,我累一點不算什么。”德育處副主任周建鷗作為一名準媽媽,忍受住孕期反應的各種不適,連續數天堅守網絡陣地,62個班級、2322名學生,每一份數據報表她都仔細收集核實,常常加班到深夜。
教學指導:空中課堂,防控教學兩不誤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持續開展,師生居家參與線上教學活動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學習環境、組織方式、教學關系、管理方式、技術方式等因素發生巨大改變的背景下,教務處、教師發展處兩個科室迅速組織師生創新高效開展線上教學活動。
教師們博采眾家之長,對諸多線上資源加以整合后轉化為自己的資源,并以任務式、清單式的方式來組織課堂;在講解知識點時,把更多的時間、精力用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上,創設出大量需要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完成的學習任務;千方百計地把學生組織起來、調動起來,學生們的學習勁頭始終保持高昂;增加了學生基于自學、觀看教學直播和完成適量作業之后的交流活動,讓學生通過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在線提成績,這是抗疫時期我們教學戰線的職責所在。”教務處主任韓文這樣說。
后勤保障:未雨綢繆,讓校園更安全
教師熊文玲回到校園拿線上教學所需的資料時,感受到了學校嚴密的防護措施。想起因為沒有與值班人員接洽好而被保安擋在門外,還有進校門測體溫時腦門挨上一“槍”的情景,她笑著肯定了學校的防控力度。
除了由安保處牽頭限制人員出入、保障校園安全外,總務處也提前做好了藥品、測溫儀、消毒液、防護口罩等防疫物資的籌備工作,其中僅口罩就已籌集到5000余個,以便防患于未然。
正在門衛室交接防疫物資的副校長張春江說:“疫情面前,我們不敢有絲毫的麻痹大意,一定要爭取讓校園更安全。”(王翔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