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上下共同努力實施的建設優質高職院校計劃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日前,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公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建設單位名單的通知》,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入選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名單、新疆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入選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名單。談起這來之不易的成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自治區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廳長帕爾哈提·艾孜木對記者說。
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2017年新疆啟動實施優質高職院校建設計劃,旨在提升新疆高職院校辦學整體水平,增強高質量技能人才培養和服務新疆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優質高職院校建設計劃也是新疆教育廳遞交到教育部的2019年度“廳長突破項目”,按照項目實施方案,指導新疆農職院、新疆交通職院、新疆輕工職院、克拉瑪依職院、昌吉職院和新疆職大6所高職院校從高水平學校及高水平骨干專業(群)兩個層面開展建設,提升自治區優質高職學校服務經濟發展和開放辦學能力,為自治區各項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技能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經過努力,新疆優質高職院校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成功打造了一批職業教育排頭兵。
硬件建設為培養高技能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這是我們的新疆農民培訓中心大樓,這是我們的實習實訓基地,這是我們的……”走在新疆農職院的校園里,院長李京田指著一棟棟新建成不久的大樓對記者說,“這幾年的變化翻天覆地,學校硬件建設有了大幅提升,為高技能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新疆的職業院校采訪,記者感受最深的就是辦學基礎條件顯著提升帶來的巨大變化。新疆始終把教育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不斷加大投入,通過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和“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等項目,累計投入2.75億元支持優質校基礎能力建設,職業院校辦學基礎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石油化工技術專業群擁有校內實驗實訓基地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建有28個實訓室,擁有儀器設備1000余臺套,設備總值3000余萬元。這些硬件設施為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克拉瑪依職院院長付梅莉說。此外,克拉瑪依職院與獨山子石化公司等20余家化工企業合作建設了穩定的校外頂崗實習基地。在新疆輕工職院,投入近7000萬元建成的2.5萬平方米工業訓練中心,極大改善了學生實習實訓環境。“這些先進的設施設備,將為學生的技能培養和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學院黨委書記葛亮對記者說。
在硬件建設上,昌吉職院著力打造涵蓋創新創業教育、企業孵化、職業培訓等方面的綜合性實訓基地,建成了昌吉州“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眾創空間”。新疆職大近年來投入近1.8億元建設和改造的機電工程、旅游酒店等實訓教學基地令人眼前一亮,成為學生們的理實一體化學習最佳場所。
“硬件建設過去一直是我區職業教育發展短板。”帕爾哈提·艾孜木表示,2016年以來,自治區各方加大投入,職業院校硬件條件得到很大提升,職業教育服務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能力不斷增強。
打造高水平骨干專業群發揮帶動引領作用
“旅游服務、機電汽車專業群是我們著力打造的品牌專業群,以此為引領,帶動全校專業發展。”新疆職大黨委書記朱印崗說,“我們圍繞‘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和自治區旅游發展戰略,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實現專業群和產業鏈相對接、課程模塊和崗位技能要求相銜接,發展一批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專業。”
新疆農職院則根據自治區現代農業轉型升級需求和“一產上水平、二產抓重點、三產大發展”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力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建成了現代種植技術、現代養殖技術、農業工程技術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一流專業群,努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昌吉職院院長莊業強說,學院圍繞建設智能制造專業群,以公司為龍頭,做強做實先進裝備制造業職教集團,搶占中亞市場和智能制造新興市場;圍繞建設電力工程技術專業群,做強做實煤電煤炭業職教集團,搶占準東市場和“電化新疆”市場;圍繞建設健康服務專業群,以“康復養老”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職教集團,搶占“康養昌吉”新興市場。
專業群建設推動了產教融合發展。新疆農職院牽頭10余所周邊國家高校、30家國際企業和18所國內高職院校成立“絲綢之路亞歐院校職教聯盟”,搭建面向中亞、俄羅斯的高校職教國際合作平臺。新疆輕工職院與新疆中泰集團成立中泰學院,與北京達內集團成立達內學院,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試點,合作辦學專業8個。昌吉職院投入5000多萬元建設的國家級特色產業公共實訓基地,與特變電工、新疆慧爾農業、武漢天之逸公司共建三條智能生產線,成為全疆先進的智能制造生產性實訓基地。目前,6所優質高等職業學校牽頭成立了自治區一產、二產和新疆特色餐飲職業教育聯盟等7個職教集團(聯盟、園區),共與670余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校企邁向深度合作。
新疆農職院利用專業群建設,與國內外知名行業企業合作成立“新疆種子工程學院”“天業節水工程學院”“物聯網創新學院”“新疆農機化學院”“數字經濟學院”等21個校企合作二級學院,其中9個入選自治區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項目。
3年來,新疆6所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共建設高水平骨干專業(群)55個、校企共建的生產性實訓基地25個、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6個、與技藝大師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合作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一個,虛擬仿真實訓中心一個,“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6個,圍繞骨干專業(群)建設形成了一批改革創新項目。
帕爾哈提·艾孜木說,高水平骨干專業群建設和優質職業院校建設,帶動引領了一批專業發展,為全區職業院校辦學水平再上新臺階奠定了堅實基礎。
努力培養一支專兼職高素質教師隊伍
“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決定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之一。”帕爾哈提·艾孜木說,在優質高職院校建設過程中,新疆不斷加強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疆圍繞提升教師專業教學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積極探索“學歷教育+企業實訓”的培養方法和輪訓制度,通過舉辦技能大賽積累“以賽促訓”經驗,為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培養專業人才。
“我們下大力氣引進教師,只要是專業需要的我們都想辦法引進來。”朱印崗介紹,目前,學校專兼職教師比例基本達到1∶1,建立了620人的兼職教師信息庫,較優質校項目建設前增加338名。新疆職業大學這兩年引進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近百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大幅提升。
新疆農職院全面推行教師“雙證書”制度,鼓勵教師考取行業認可度高、與專業對接緊密的資格證書;鼓勵教師受聘于企業,通過全脫產、半脫產合作開展科研或技術推廣工作,教師利用寒暑假等定期、不定期到企業生產一線掛職鍛煉,累計完成12個月/5年的企業實踐。目前,學院專業教師“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85%。2018年學院兩名教師入選自治區“天山英才”、一人入選“天山雪松計劃”、一人榮獲黃炎培職業教育杰出校長獎。
“我們遴選籌建18個校企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組建44個由企業大師工匠與學院骨干教師共同開展協同創新、實踐育人的校企大師工作室。”李京田說,“這幾年,我們引進教師200多人,兼職教師達到600多人,教師隊伍得到加強。”
“我們通過從企業聘請技術能手,建立‘互聘互用、協同育人’的現代學徒制,增加雙師型教師數量。”談到教師隊伍建設,付梅莉說,“雙師型教師隊伍對高質量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疆通過實施自治區職業教育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支持優質校開展教師培訓、聘請兼職教師,不斷提升教師素質。新疆輕工職院多措并舉打造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對晉升正高職稱和晉升名師、大師、能手的教師給予重獎,為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提供制度保障。該院3年來通過公開招聘和綠色通道引進79名教師,新增現代學徒制企業導師41名,“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的68%。
“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昌吉職院抓住人才引進、培養與使用3個環節,持續推進實施‘人才強院工程’,建立優秀人才迅速成長的有效機制,激勵教師成長。”莊業強說。2017年以來該院遴選認定了院級高技能人才、技能大師、工匠共計30多人,3年引進研究生150多人,極大地改善了教師隊伍結構。同時,大力實施“三年全員培訓計劃”,每年投入專項經費100多萬元,選派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交流,實行“一對一”導師制培養青年教師,確保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可持續發展。(蔣夫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