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職業學院以“五個融入”為切入點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湖南科技職業學院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構建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牽頭協調、各部門和二級學院共同參與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學校積極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強化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以“五個融入”為切入點,著手構建課程思政育人體系,推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成。
融入人才培養方案
凸顯專業特色
近3年來,學校推進課程思政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將工匠精神、科學思維和創新創造等職業素質融入專業核心課程,建立以價值理念為主導的綜合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形成專業課程和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的局面。
學校商學院凝練“誠信經商、誠信做人”理念,構建“課程—文化—網絡—實踐—心理”五大思政模塊,形成“54321”思政教育體系。通過抓好學生輔導員、專業課教師、企業專家、思政課教師、黨員干部5支隊伍做到全員育人,落實入學教育、文化教育、專業學習、頂崗實習4個階段做到全過程育人,注重學校、企業、社會育人功能3個方面做到全方位育人,利用網絡和實踐2個渠道擴大育人覆蓋面,建立1個評價系統全面評價學生素質教育效果,形成“54321”思政育人格局。
藥學院在人才培養中將專業建設和社會公益服務相結合,在專業建設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公益意識和志愿服務精神,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藥學院主動聯系學校周邊社區,組成志愿服務小組對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及老年人做一對一用藥指導,觀測記錄用藥療效,提供指導意見,并給老年人做其他生活上的志愿服務工作。這項活動的開展,既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也給周邊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提供了幫助,收到良好的社會反響。
融入“1+X”證書制度改革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將“1+X”證書制度作為教學改革的抓手,加強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過程等方面改革,注重專業建設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元素,積極推進“傳統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筑牢思想“承重墻”。
目前,相關二級學院的6個專業“Web前端開發”已獲批立項“1+X”證書項目試點。商學院將課程思政成效納入考核評價體系;軟件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構建“雙園輪換、工學迭代”人才培養模式,從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職業技能、身體心理、發展潛力5個方面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藝術設計學院深化“工作室+項目”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校企深度融合育人機制。
融入課堂實踐
活化教育教學方法
學校貫徹落實“課程承載思政”和“思政寓于課程”的理念,優化課程設置,將思政內容貫穿于通識教育課程和專業教育課程的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教學設計等各個方面,以潤物無聲的形式將正確的價值觀傳導給學生,使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錘煉心志、涵養品行的過程,實現育人效果最大化。
積極申報湖南省高等職業教育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項目,實施重點課程立項并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同時,以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為平臺,提升課程思政教育的引領力,思政課教師指導和幫助各專業課教師深挖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形成課程整體育人聯動效應,做到“課程門門有德育、教師人人講思政”。開展思政類科研工作,加強課堂教學過程管理,建立領導聽評課制度,確保對課堂教學質量全過程有效管理。
融入校園文化
積極創建資源平臺
學校把課程思政融入校園文化,積極創建資源平臺,依托專業特色開展人文素養提升工程建設,依托各類實踐教育活動,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形成課程思政教育合力。
人文與音樂學院依托專業優勢,積極開展文化素養提升工程,從行為、知識、課程、禮儀、活動、建設等方面落實“一體六翼、以文化人”,做到人文素養在資源平臺上有機構、有課程、有活動、有行動、有儀式感、有成效。通過人文素質教育中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與創造性的運用,使教育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心理內化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養。
人工智能學院按照學校“八不準”校風建設規定,開發運行“人工智能學院學生管理系統v1.0版本”學生管理平臺,構筑了“智慧黨建筑平臺、互聯網上飄黨旗”的“互聯網+黨建”平臺;商學院每年開展商貿文化節,弘揚誠信經商、團隊協作的職業素養;藝術設計學院開展花藝設計比賽,培養學生創新素質;軟件學院開展程序開發與設計比賽,歷練學生精湛技能,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
融入師生心靈
潤物無聲成常態
學校建立完善全方位、多層次教師培訓與發展體系,引導專業課教師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通過理論學習、黨性教育、社會調研等多種方式,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人文素養,提高把思政工作貫穿教學全過程的能力。
一是大力開展教師培訓,加強教師理想信念教育,將思政育人作為教學目的貫徹到課堂教學之中。二是將思政育人作為評價指標納入教師管理體系,將課程思政執行情況、專業課程融入思政元素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三是探索教師黨支部與專業課程教研活動相結合的工作機制。藝術設計學院直接將黨支部建立在服裝工藝教研室;軟件學院、智能裝備技術學院、商學院成立教師黨支部,引導專業教師關注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了解國內外最新的社會思潮,在專業教學中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軟件學院黨總支組織學生青年學“習”會,提升學生思政理論素養;人工智能學院黨總支大力開展“學習強國”學習,形成全員覆蓋、全員學習的良好學習氛圍。(李三福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五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